柯丹邱与鲁迅笔下的“断子绝孙”
创作时间:
2025-01-22 18:29:2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柯丹邱与鲁迅笔下的“断子绝孙”
“断子绝孙”这一成语最早出现在元代柯丹邱的《荆钗记》中,意指没有子孙后代。而在现代文学中,鲁迅先生也在《呐喊·阿Q正传》中运用了这一成语。通过对比两位作家的使用场景,我们可以看到“断子绝孙”从古至今的文化传承及其含义的变化。
01
《荆钗记》中的“断子绝孙”
柯丹邱(1304-1374),元代戏曲家,代表作《荆钗记》。该剧讲述了书生王十朋与钱玉莲的爱情故事,其中“断子绝孙”一词出现在《执柯》一折中。剧中,王十朋的岳父钱流行劝女婿再娶,王十朋誓不再娶,钱流行便说:“你再不娶亲,我只愁你断子绝孙谁拜坟。”这句话反映了元代社会对家族延续的重视,以及对无后代的深切忧虑。
02
鲁迅《阿Q正传》中的“断子绝孙”
鲁迅(1881-1936),现代文学奠基者,新文化运动重要参与者。在他的代表作《阿Q正传》中,“断子绝孙”一词出现在阿Q与小尼姑的互动中。当阿Q在庙会上调戏小尼姑时,小尼姑愤怒地咒骂他“断子绝孙”。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阿Q的愚昧和轻浮,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生育和家族延续的重视。
03
从古到今:“断子绝孙”含义的演变
对比《荆钗记》和《阿Q正传》中“断子绝孙”的使用,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成语含义的演变。在元代,《荆钗记》中的“断子绝孙”更多地体现了对家族延续的担忧;而在现代,《阿Q正传》中的“断子绝孙”则被用作一种诅咒和贬斥,反映了社会观念的变化。
这一成语的演变,折射出中国家族观念的变迁。从传统的重视家族延续、强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到现代社会对个人价值的重视,以及生育观念的多元化,“断子绝孙”的含义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总之,“断子绝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还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变迁的痕迹。通过对比柯丹邱和鲁迅的作品,我们得以一窥这一成语从古至今的演变历程。
热门推荐
杭温高铁沿线打卡攻略:9个车站的景点与美食全攻略
5G低频网络建设与关键技术分析
崴脚了,一定要拍片子吗?(附文献及视频教程)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40句对偶诗句:意境绝美,看一眼就沦陷
大豆花叶病:策略与实践
东北洗浴中心,为什么独爱“宫廷风”?
这四个姓吕的人,左右了中国上千年的历史,有一位还是女人
如何查软件开发者信息
AFSim仿真系统架构详解
如何优化系统注册表提高电脑性能
初中数学教育中的问题导向学习论文
企业资质分为几级:了解我国企业资质等级划分及要求
佛经的分类、形成与翻译历史
继承的房屋拆迁有安置补偿吗
Excel表格中求和两列乘积的多种方法详解
如果遗产继承过程中出现争议,我应该如何收集和保留相关证据?
上市公司融资方式及其影响: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的深度解析
最新汽车保值率排名来了!
远红外加热圈加热效果如何?
汉兰达年保险费多少钱?汉兰达保险费计算
通达信成交量显示的设置方法有哪些?这些方法如何提高显示的准确性?
塑料收纳盒的优缺点
价格贵的天然维生素E和便宜的合成维生素E,哪个更好?
如何在Windows 10上投屏到电视:详细指南
拒绝HR话术不想面试
颜色空间:RGB,CMY,HSV,HSL,Lab详解
木香顺气丸的功效与作用
房贷逾期对担保人征信有影响吗
大件货物物流运输方式有哪些?如何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权利主体注销商标权如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