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丹邱与鲁迅笔下的“断子绝孙”
创作时间:
2025-01-22 18:29:2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柯丹邱与鲁迅笔下的“断子绝孙”
“断子绝孙”这一成语最早出现在元代柯丹邱的《荆钗记》中,意指没有子孙后代。而在现代文学中,鲁迅先生也在《呐喊·阿Q正传》中运用了这一成语。通过对比两位作家的使用场景,我们可以看到“断子绝孙”从古至今的文化传承及其含义的变化。
01
《荆钗记》中的“断子绝孙”
柯丹邱(1304-1374),元代戏曲家,代表作《荆钗记》。该剧讲述了书生王十朋与钱玉莲的爱情故事,其中“断子绝孙”一词出现在《执柯》一折中。剧中,王十朋的岳父钱流行劝女婿再娶,王十朋誓不再娶,钱流行便说:“你再不娶亲,我只愁你断子绝孙谁拜坟。”这句话反映了元代社会对家族延续的重视,以及对无后代的深切忧虑。
02
鲁迅《阿Q正传》中的“断子绝孙”
鲁迅(1881-1936),现代文学奠基者,新文化运动重要参与者。在他的代表作《阿Q正传》中,“断子绝孙”一词出现在阿Q与小尼姑的互动中。当阿Q在庙会上调戏小尼姑时,小尼姑愤怒地咒骂他“断子绝孙”。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阿Q的愚昧和轻浮,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生育和家族延续的重视。
03
从古到今:“断子绝孙”含义的演变
对比《荆钗记》和《阿Q正传》中“断子绝孙”的使用,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成语含义的演变。在元代,《荆钗记》中的“断子绝孙”更多地体现了对家族延续的担忧;而在现代,《阿Q正传》中的“断子绝孙”则被用作一种诅咒和贬斥,反映了社会观念的变化。
这一成语的演变,折射出中国家族观念的变迁。从传统的重视家族延续、强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到现代社会对个人价值的重视,以及生育观念的多元化,“断子绝孙”的含义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总之,“断子绝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还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变迁的痕迹。通过对比柯丹邱和鲁迅的作品,我们得以一窥这一成语从古至今的演变历程。
热门推荐
昆明旅游必打卡:五大景点全攻略
昆明最美自然景观打卡,滇池石林不容错过!
可乐鸡翅:家常荤菜界的网红
如何在年会致辞中描绘公司未来蓝图?
盘州市旅游景点,热门旅游景点,绝美风景定格你的美好瞬间!
牛群终于坦白当年原因,离开春晚是为了造福群众,却遭到谣言攻击
创新标杆!来看看2024杨浦区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典型案例
董其昌的晚明士大夫危机
羊肉炖白萝卜,牢记4个关键点,羊肉酥烂不膻汤鲜美
三伏天,建议少吃羊肉,多吃八道肉菜,营养搭配,健康清爽不上火
水开放羊肉多久能煮熟(羊肉炖多久才好)
藏书羊肉怎么做?
四川历史名人故事:唐诗之祖陈子昂(下)
歌曲创作技巧:掌握歌词创作的关键步骤
音乐理论助力歌词创作,揭秘《中国好声音》冠军秘籍
四渡赤水,用兵如神的光辉战例
老板沟通技巧:建立信任与有效沟通的秘诀
米高蒲志教你搞定老板,职场人际up up!
老板必修课:用沟通技巧提升团队管理效率
马克教你如何搞定老板
你知道高铁用电那些事吗?
不懂就问:地铁的电是从哪儿来的?
遵循专家建议,正确喝荷叶茶来减肥
荷叶的来历与功效(源远流长的传统中药)
喝荷叶茶一周瘦有效吗
AR+AI助力2025年春晚无障碍观赛
牡丹江如何通过候车亭的布局和交通规划提升出行体验?
珠海邮政编码查询及珠海市简介
上海出租车如何计费?这些计费方式的优缺点是什么?
游戏化教学助力“双减”下的信息技术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