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烊千玺新作《小小的我》引热议:票房破7亿背后的社会意义
易烊千玺新作《小小的我》引热议:票房破7亿背后的社会意义
2025年1月18日,由易烊千玺主演的电影《小小的我》票房突破7亿元人民币,成为近期最受关注的国产影片之一。这部以脑瘫患者生活为题材的剧情片,不仅展现了易烊千玺的演技突破,更引发了社会对残障人士群体的关注和思考。
影片简介与创作背景
《小小的我》由尹露监制,杨荔钠执导,游晓颖编剧,于2024年12月27日在中国上映。影片讲述了患有脑瘫的刘春和(易烊千玺饰)为实现外婆的梦想并修复与母亲的关系而努力的故事。影片通过展现刘春和的生活困境和精神追求,呼吁社会给予残障人士更多平等与关怀。
易烊千玺的演技突破
易烊千玺在片中饰演的刘春和是一个复杂的角色。他需要展现脑瘫患者的身体特征,同时又要表现出角色内心的坚韧和对生活的渴望。易烊千玺的表演得到了观众的广泛认可,有观众表示:“这次确实还不错,至少改变了我对他的印象,比另外两个好多了。”也有观众称赞:“表现挺好的,脑瘫多伴随肌张力异常、姿势及反射异常,是这样的。”
然而,也有观众对易烊千玺的表演提出质疑,认为“太硬”、“模仿痕迹重”。有观众直言:“他再怎么演给我的感觉就是硬,太硬,模仿大师的痕迹重,再加上矮,不太看好只能说”。针对“模仿痕迹重”的批评,有观众反驳:“不模仿,难道要演员自己先脑瘫一个?!”
影片引发的争议
影片中最引发争议的是刘春和与雅雅(周雨彤饰)的感情线。有观众认为这条感情线“突兀”、“不合逻辑”,甚至有“物化女性”之嫌。然而,也有观众认为这是对残障人士情感需求的勇敢呈现,残疾人同样有爱的权利。
这种争议反映了社会对残障人士性与情感需求的认知偏差。正如一位观众所言:“健全人的性心理尚且要被如此压抑和无视,那么《小小的我》中那个说话不利索、五官歪斜、手指蜷曲、走路踉跄的残疾人,毫不避讳地向年轻女生坦言自己有性反应时,其冒犯性更是可想而知。”
影片的社会意义
《小小的我》最大的价值在于其社会意义。影片通过展现刘春和的生活,打破了人们对残障人士的刻板印象。正如一位脑瘫患者观众所说:“感谢这部电影拍得如此真实精彩,可以让社会更多的人了解和理解我们群体。脑瘫不是傻子,是被身体禁锢住的灵魂,这也是我们这个群体最痛苦的点,有的时候我们更希望自己是傻子。”
影片还引发了对社会包容度的思考。刘春和在求职时说:“我找工作不是钱,是尊严。”这句话道出了残障人士的心声。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同情,而是平等的对待和尊重。
结语
《小小的我》是一部有温度、有深度的电影。它通过一个脑瘫患者的故事,展现了生命的尊严和价值。易烊千玺的表演虽然引发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为这个角色付出了很多。正如一位观众所说:“易烊千玺,真的谢谢你,谢谢你选择演刘春和,谢谢你发起苔花公约,谢谢你让我真切地感知到‘生命是一万次春和景明’。”
这部电影的成功,不仅在于其艺术价值,更在于其推动了社会对残障人士群体的认知和接纳。正如影片中所说:“我在人群中跟各种各样的目光撞上过,有怜悯我的,有恐惧我的,也有厌恶我的,唯独没有直视我的。把我当自己人。”这种平视和尊重,才是残障人士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