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诊断 治疗关键 微创手术有效KO早期肾癌
及早诊断 治疗关键 微创手术有效KO早期肾癌
肾癌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或许较少听闻,但其发病率在过去十年逐年递增。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肾癌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相关知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肾癌对于普罗大众而言或许较少听闻,的确,肾癌并非本港十大常见癌症,惟在过去的十年,肾癌的发病数字按年递增,至2021年被诊断出的新症接近600宗,情况不容忽视。
肾癌个案以「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RCC)占大多数。昔日,肾癌患者在确诊之时多已届中晚期,而近年随着身体检查愈来愈普及,逾六成肾癌个案能在早期被发现,这些患者大部分肿瘤小于4厘米且并未扩散,透过手术成功根治的机会率超过九成。
男患者占多 体检意外发现
迄今为止,医学界仍未确切掌握肾癌的成因,但比较肯定的高风险因素为吸烟,肥胖,高血压,需要洗肾以及有家族遗传史的病人。就2021年新诊断出的接近600宗肾癌个案当中,男性患者约占七成,这或与男性烟民较多有关。
有别于一些常见的癌症,例如大肠癌和乳癌,肾癌并无常用的筛查方法。早期肾癌可能全无病征,许多时候是进行例行体检,或因其他原因接受腹部超声波扫描时意外发现。
电脑扫描 助确诊与分期
诊断肾癌的第一步为超声波扫描。由于肾脏位于腰背贴近皮肤,透过无创、无辐射的超声波扫描已能清楚查看肾脏有否存在肿瘤;第二步是配合显影剂注射的电脑扫描,如果影像见到有显影增强的肾脏肿瘤,则患上肾癌的机会甚高。许多其他癌症必须经组织活检(biopsy,又称为「抽针」或「抽组织」)确诊,惟肾癌则有所不同。临床上所见,若在电脑扫描中发现4厘米或以下的肾脏肿瘤,已有八成机会为RCC;若肿瘤大于4厘米,患上RCC的机会更高达九成以上。若患者身体状况适合做手术,医生一般会建议直接做手术。
哪些患者有临床需要进行组织活检呢?就是电脑扫描显示的肾脏肿瘤形态、特质和位置有别于常见的原发肾癌,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会建议在超声波或电脑扫描引导下进行组织活检,或利用内窥镜抽取组织,以排除非肾癌的其他可能性,例如肾盂癌、淋巴癌、恶性肉瘤,或因其他癌症转移至肾脏的肿瘤,而这些情况的治疗方案与RCC大不同,故必须小心分辨。
此外,若肿瘤小于4厘米,扩散机会低至百分之一至三,但由於RCC最常見的擴散部位是肺部,所以醫生一般都會建議患者進行胸部電腦掃描(CT Thorax),這樣評估病情和分期已十分穩妥;但視乎個別情況,醫生或會建議某些患者接受全身性的正電子掃描(PET-CT)來確認癌細胞有否擴散至其他身體部位。
全肾切除与局部肾切除
肾癌手术方案包括全肾切除(Nephrectomy)和局部肾切除(Partial Nephrectomy)。前者是将肾脏整个切除;后者目标是将肿瘤切除而保留其余正常肾组织,尽量减低患者将来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和需要接受透析(洗肾)的机会。
一般而言,早期肾癌患者肿瘤通常小于4厘米,适合作局部肾切除;当肿瘤大至7厘米或以上,可能需要进行全肾切除。肿瘤的位置也是考虑因素之一,若肿瘤生长在肾脏的周边,较适合作局部肾切除;若生长於腎臟的中間位置,手術的難度和術後風險均較高,包括出血和小便滲漏等,在這情況下或需要進行全腎切除。此外,若患者本身腎功能不理想,或患有可能影響腎功能的慢性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等,預期將來出現腎功能衰退的機會較高,便會積極考慮局部腎切除的可能性,盡量保留最多的健康腎組織。
大型医学研究发现,早期RCC透过外科手术切除,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可逾九成,而全肾切除与局部肾切除的治疗效果相若。
手术方式愈见进步 各适其适
肾癌手术包括传统开放式(剖腹)和微创两大类:开放式手术通常应用于肿瘤较大和手术技术要求较高的情况下作肾切除;微创则包括「微创腹腔镜手术」和「机械臂辅助局部肾切除」(Robotic-Assisted Partial Nephrectomy,RAPN)——透过数个细小切口完成全肾脏或局部肾切除,可减轻术后疼痛,加快患者康复时间;机械臂辅助手术适合较大和结构较复杂的肾脏肿瘤作局部切除,让泌尿外科医生在手术期间视野更清晰,机械臂上的工具有助医生更灵活和更精准地切除肿瘤和修補肾脏,缩短手术时间,使患者的康复进度更理想。
尽管外科手术乃早期肾癌最理想的治疗方式,惟年纪较大、身体状况欠佳和麻醉风险较高的患者,却未必适合进行手术,他们可考虑经皮肾肿瘤消融术来控制肿瘤。常用的经皮肾肿瘤消融术包括「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和「冷冻消融术」(Cryotherapy),一般用于治疗小于3厘米的肾肿瘤。然而,经皮肾肿瘤消融术的肿瘤复发率较外科手术为高。
早期RCC的其他治疗策略
一般而言,小于4厘米的肾肿瘤生长速度较慢,平均一年增大约5毫米,扩散机会亦低。如果患者年纪已十分老迈,身体状况欠佳,本身预期寿命亦不长,在这种情况下,若肾肿瘤小于2-3厘米,可考虑暂不治疗,只作定期扫描监察病情。
知多一點點:腎臟水囊的迷思
腎臟水囊會變腎癌嗎?
腎水囊(Renal Cyst),又稱「腎囊腫」。已屆中年的人士常於例行體檢的超聲波掃描中發現腎水囊,並不罕見。醫生一般會安排電腦掃描來排除惡性腫瘤的可能性。醫學上會根據Bosniak Classification將腎水囊分為四類:第一和第二類屬良性,第三和第四類則有50%以上機會屬惡性,建議手術切除。
本文原文来自香港泌尿外科学会,由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泌尿外科副教授赵家锋医生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