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儿童医院专家提醒:寒假要警惕儿童“假期综合征”
西安市儿童医院专家提醒:寒假要警惕儿童“假期综合征”
随着寒假的到来,孩子们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假期生活。然而,假期生活节奏和环境的变化,也可能给部分孩子带来心理和行为上的问题,甚至引发“假期综合征”。近日,西安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通过一例成功治疗案例,呼吁家长在寒假期间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避免因忽视情感需求而影响孩子的成长。
从内向寡言到敞开心扉
13岁的乐乐(化名)是西安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的一名患者。初次就诊时,她内向寡言。经过心理治疗师的耐心引导,乐乐逐渐敞开心扉,分享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治疗师发现,乐乐的问题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由于父亲长期在外工作,缺乏陪伴,母亲则因不了解孩子的真实需求而经常责备她,导致乐乐逐渐陷入抑郁状态,并产生了严重的社交焦虑。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积极邀请乐乐的父亲参与心理辅导。经过多次深入交流,父亲意识到自己过去忽视了女儿的情感需求,开始调整行为模式,不再只关注学习成绩,而是更多地倾听和支持女儿。
帮助孩子重拾自信
为了帮助乐乐恢复心理健康,治疗团队制定了一套综合性治疗计划,包括主题绘画、家庭治疗以及认知行为疗法等。通过这些方法,乐乐逐渐学会了认识自我、管理情绪,并学会如何有效应对人际交往中的困难。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乐乐的情绪状况明显好转。她变得更加开朗自信,能够主动与他人沟通交流。更重要的是,她感受到了来自家人尤其是父亲无条件的爱与支持。
“看到女儿脸上重新绽放的笑容,作为父母,我们感到非常欣慰。”乐乐的父亲感慨道。他意识到,不能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如今,他学会了与女儿平等交流,尊重她的想法和感受,耐心倾听她行为背后的心声,并与孩子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避免“假期综合征”
西安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专家提醒家长,寒假期间应注意以下几点:
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家长可以按照学校要求,为孩子安排适量的学习计划,巩固所学知识或适当预习下学期内容。但切忌过度安排学习任务,避免让孩子感到压力。
关注心理健康: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业情况,还要主动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和想法,关注情绪和社交情况的变化。
多倾听、少评价:面对孩子的情绪波动或行为改变,家长应做到多倾听、多理解,少评价、少说教。不要一味指责,而是耐心找到问题的根源,帮助孩子合理表达情绪,处理生活、学业及社交方面的困难。
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持续存在不良情绪,家长应积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如心理咨询师或医院精神心理科,排查是否存在精神心理疾病。
儿童心理健康现状令人担忧
根据香港救助儿童会的调查数据,2022年香港有25%的儿童及青少年被确诊至少一种精神健康问题。2023年,15岁以下及15-24岁群组的自杀案例呈现显著增加。这些数据虽然来自香港地区,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家长如何正确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避免过度保护:过度保护会降低孩子的耐挫力。家长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正确处理孩子情绪:当孩子有情绪时,不要急于指责或训斥,而是要耐心倾听,帮助孩子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多与孩子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尊重孩子的想法,接纳孩子的情绪和压力。
注重全面发展:减轻孩子学习压力,鼓励他们发展兴趣爱好,参与体育活动和社交活动。
学会共情:真正理解孩子遇到的困难,给予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自身对儿童心理健康的认知,更好地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提供情感支持:给予孩子充分的情感陪伴,而不是仅仅满足物质需求。
保护孩子隐私:尊重孩子的个人空间,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尊心。
情绪稳定:避免将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态。
帮助孩子面对挫折: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让他们学会从失败中成长。
寒假是增进亲子关系的好时机,家长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支持,帮助孩子度过一个健康、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