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雾霾高发,一氧化氮排放知多少?
冬季雾霾高发,一氧化氮排放知多少?
随着冬季的到来,雾霾天气再次成为困扰许多城市的难题。特别是在12月开始,受冷空气影响,雾霾便开始不断笼罩在长沙上空。此前,长沙市环委办于12月9日22时启动轻中度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最近空气质量欠佳的原因是什么?霾是哪来的?12月12日,记者联系到了湖南省长沙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有关专家进行权威解读。
冬季雾霾与一氧化氮排放
“出门关窗、戴口罩是我近几天的标配。”12月12日一早,长沙市民吴先生告诉记者,这几日长沙的能见度不高,总感觉空气质量不太好。因此,他每日出门都会配备口罩,家中也是24小时常开空气净化器。
不少市民发出疑问,为什么每年此时空气质量就不好?湖南省长沙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工程师范茂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长沙秋冬季雾霾多发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秋冬季气象扩散条件较差,大气环境容量低。另一方面是由于北方燃煤造成的污染累积。
据悉,雾霾的形成需要特定的气象条件,主要是在低温、高湿的形势下发展。冬季通常是雾霾最为严重的季节之一,因为低温和稳定的大气条件使得污染物难以扩散和稀释。
范茂清进一步分析称,叠加冷空气携带北方污染物传输影响,这也会对长沙造成相对较重的霾。“由于长沙本地污染物的累积,配合不利扩散条件,也会造成轻度霾。”他说。
此外,交通污染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作为一个大城市,长沙的交通密度高,机动车排放的废气是雾霾的重要来源之一。车辆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颗粒物等污染物会释放到空气中,随着空气流动扩散,可能导致雾霾的形成。
一氧化氮排放的季节性特征
北京大学研究团队的最新报告显示,冬季是一氧化氮排放的高峰期。2017-2023年的监测数据显示,冬季(特别是12月)一氧化氮排放量显著高于其他季节。2023年与2022年相比,85个城市一氧化碳(CO)年均浓度上升,70个城市一氧化碳(CO)年均浓度上升。
这一反弹趋势令人担忧。研究团队提醒,如果2024年持续2022年、2023年的反弹力度,会有更多城市的大气污染水平超过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特别是长三角地区,2023年PM2.5和PM10的平均浓度分别上升16.7%和11.5%,形势尤为严峻。
最新政策动态
面对严峻的空气污染形势,国际社会正在积极行动。在最近的COP29峰会上,中美等国宣布了新的减排措施:
- 资金投入:过去三年为解决超级污染物问题筹集的国际资助款总额超过20亿美元,并落实了数十亿美元的追加投资。
- 政策监管:采取新的政策和监管措施,减少石油、天然气和垃圾填埋部门的甲烷排放,其中包括20个产生甲烷排放最多的废物处理部门中的5个。
- 科学研究:首次启动全球一氧化二氮评估(Global Nitrous Oxide Assessment),表明全球一氧化二氮排放量可减少40%,并采取新举措追踪并减少对流层臭氧(气候变化的第三大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中国也在积极行动。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介绍了《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发布一年来中国所采取的行动,其中包括细化和落实措施、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强化政策和标准框架、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尤其是中国计划在最新的《煤层气排放标准》(Emissions Standards of Coalbed Methane)中将排放限额由目前的30%下调至8%。此外,中国政府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其中包括应对甲烷排放,而且中国公司企业也在投入大量资金开展甲烷排放控制行动。
公众防护建议
高浓度的一氧化氮对人体有显著危害:
- 呼吸系统: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咳嗽、喉咙痛等症状;长期暴露可能导致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
- 循环系统:干扰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脏负荷,可能诱发高血压、冠心病甚至中风。
- 中毒风险: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不可逆的二氧化氮血红蛋白,影响氧气运输能力,严重时导致意识丧失甚至死亡。
在雾霾高发的冬季,建议公众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 减少户外活动:特别是儿童、老人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
- 佩戴口罩: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口罩,如N95或KN95。
- 保持室内通风:使用空气净化器,定期开窗通风。
- 关注空气质量预报:合理安排出行和户外活动。
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有望减少一氧化氮排放,改善冬季空气质量,保护公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