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引领“Call of Science”驱动经济增长
北京引领“Call of Science”驱动经济增长
2025年伊始,北京再次吹响科技创新的号角。《“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年)》正式印发,提出到2027年将建设百个科技创新平台、开展百个联合研发项目。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正以高昂的姿态,引领着“Call of Science”的时代潮流。
创新驱动:R&D投入强度全国第一
数据显示,北京2023年的R&D投入强度达到6.73%,这一数字不仅在全国遥遥领先,更是远超发达国家平均水平。高额的研发投入,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信息技术领域,清华大学联合科技企业发布的Vidu视频大模型,实现了从8秒到16秒的技术突破,展现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进展。这款基于清华大学2022年核心架构的视频模型,不仅能够模拟真实物理世界,还能生成虚构画面,为元宇宙等新兴领域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科技突破: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在生物医药领域,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北脑二号”成功入选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科技成果。这一突破性成果填补了我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展现了北京在脑科学研究领域的实力。
在新材料领域,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研发的RV减速机,被誉为工业机器人的“关节”,其零件成本占机器人总成本近三分之一。这一关键部件的突破,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协同发展:打造京津冀创新共同体
北京的科技创新不仅局限于一地,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全国首份区域创新地图——京津冀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地图已正式上线,集中呈现区域内5大类创新资源,包括300余个平台。这一平台的建立,为三地协同创新提供了精准导航。
从“追赶者”到“领跑者”,北京正在用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不仅在R&D投入强度上领跑全国,更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未来,随着“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北京必将在全球科技创新版图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