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长春机场教你飞行途中急救秘籍

创作时间:
2025-01-22 21:18:0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长春机场教你飞行途中急救秘籍

5月1日,长春机场上演了惊心动魄的一幕:一位旅客在走出客舱后突然感到不适,手捂胸口,表情痛苦。乘务组发现后立即在廊桥上展开紧急救助。时隔两日,在从昆明飞往珠海的航班上,又一位旅客突发疾病,航班不得不紧急备降南宁机场,多方联动为患者架起了“生命之桥”。

这些案例凸显了飞行途中急救的重要性。随着航空出行日益普及,飞行中的医疗紧急情况也时有发生。据统计,每40次航班中就有一次医疗紧急事故,每月约有296起医疗事件,其中约26%被定为紧急状况。在这些紧急情况下,机组人员和乘客应该如何应对?

01

飞行途中常见医疗紧急情况

飞机上最常见的医疗紧急情况包括意识丧失和心血管事件。由于机舱环境特殊,低氧、干燥的环境加上时差和空间限制,使得旅客,尤其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面临更大的健康风险。

当出现以下症状时需要特别警惕:

  • 颜面及嘴唇颜色异常改变
  • 表情痛苦、面部及躯干大汗淋漓
  • 呼吸急促或喘气震颤

如果发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向空乘人员求助,为治疗争取时间。

02

飞机上的急救流程

一旦有旅客在空中突发疾病,乘务员会立即启动急救程序。首先,他们会将相关情况报告机长,包括患者信息和症状。随后,乘务组会广播寻求医疗协助,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准备好相应的急救设备。

在必要情况下,机长会联系邻近机场紧急降落,将保障旅客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按照航企的处置程序,乘务员会详细记录事件经过以及患者周边2-3位旅客的姓名、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等信息。

近年来,各大航空公司不断探索医疗急救新方式。例如,南航实施“机上医疗志愿者计划”,东航启动“空中医疗专家”项目,这些措施大大提升了空中医疗救助的能力。

03

关键急救设备:AED的使用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飞机上重要的急救设备之一。在遇到突发性心跳停止的病患时,AED配合心肺复苏(CPR)可以提供即时的急救。

使用AED的步骤相对简单:

  1. 打开设备并按照语音提示操作
  2. 将电极片贴在患者胸部指定位置
  3. AED会自动分析心律并提示是否需要电击
  4. 如提示需要电击,确保无人接触患者后按下电击按钮
04

乘客需要了解的安全知识

除了了解急救流程,乘客自身也需要做好预防措施:

  • 乘机前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有必要咨询专业医护人员
  • 随身携带必备药品,不要放在托运行李中
  • 制作个人医疗信息卡,注明姓名、出生年月、家庭住址、紧急联系人等信息
  • 避免过量饮酒和食用不洁食物
  • 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及时报告
05

防患未然是关键

在搭乘飞机出行前,旅客最好提前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通过多种渠道掌握必要的航空医疗急救常识,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如果旅客有不符合民航出行要求的病史,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确认能否搭乘飞机出行。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旅客应根据医护人员的建议携带必备药品。“出门记得带药,值机别忘装包,病史做好小抄”,贴心的网友为患病旅客总结了航空出行小贴士,乘机前不妨默念一遍,以提醒自己做好相应准备。

在乘机时,除了要随身携带必备药品,旅客还可以带上一些治疗小病的常用药,切记不要将其放在行李箱内。众所周知,飞机起飞后,旅客身处密闭空间,若突然出现不适症状,当时可动用的资源不外乎自备药品或乘务员提供的急救药品。两相比较,更快捷、更有针对性的自然是前者。

除自备药品外,旅客还可以制作一张个人医疗信息卡并随身携带,将其放在钱包内或衣服口袋里。卡片上至少应注明姓名、出生年月、家庭住址、紧急联系人、联系电话、既往病史、目前在服用的药物等信息,血型等其他重要信息也可以标注在卡片上。

对于长途出行的旅客来说,切莫过量饮酒、吃不洁或陌生的食物。饮酒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在无人看管的状态下,醉酒后呕吐物进入气道引起窒息甚至死亡的案例不计其数。而不洁食物则是急性消化道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旅客如果发现自己有胸痛、胸闷症状,要尽快就医,不要在等待中延误最佳救治时机。

一旦旅客出现急症,关键时刻也离不开自救。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能报告病情的旅客可以节省大量时间,比如向救护人员简明扼要地说明自己的病情,包括目前的不适症状、不适感的性质、认为诱发或加重不适的因素和既往病史等。

如果旅客感到自己即将失去意识,记得尽力呼救并具体到某个人,因为有心理学研究表明,向单个路人求助的成功率远高于无目的的呼喊。另外,患病旅客应尽量寻找相对平整、开放、通风的地方,扶着支撑物倚靠着或慢慢侧卧躺下,在避免摔伤等二次伤害的同时,也方便他人及时发现并提供救助。

Tips:
在乘机前预

飞行中的安全不仅依靠机组人员的专业技能,更需要每位乘客的自我保护意识。通过了解急救知识和做好预防措施,我们可以在空中旅途中为自己和他人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