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竟是中风预警?快来看看怎么防!
打鼾竟是中风预警?快来看看怎么防!
打鼾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还可能是中风的预警信号。近期,《柳叶刀》子刊发表的研究表明,打鼾与中风存在因果关联,无论是否肥胖,打鼾都会显著增加中风风险。通过口咽锻炼、下颌前移装置等方式干预打鼾,可能有效预防中风。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有打鼾情况,请务必重视起来,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健康。
打鼾与中风:不容忽视的因果关系
卒中(也称中风)是中国人群中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每年新增病例超过200万例,死亡率在过去30年间增长了32.3%。打鼾是中国成年人的常见问题,习惯性打鼾的患病率约为21.2%。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余灿清教授团队在《柳叶刀》子刊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上发表的研究显示,在中国成年人中,遗传预测的打鼾可能性较高,与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升高存在正向关联,而且该关联独立于体重指数(BMI)的作用。
研究团队采用了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方法,在中国嘉道理生物样本库(CKB)的82339名无亲缘关系的亚洲人中,评估了打鼾与卒中及其亚型之间的因果关系。考虑到体重指数(BMI)可能引起的多效应偏倚,研究团队在非肥胖参与者(BMI<24.0 kg/m2)中进行了额外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此外,由于打鼾和BMI具有共同遗传基础,因此还应用了针对基因预测BMI进行调整的多变量孟德尔随机化(MVMR)分析,以探讨打鼾的影响是否独立于BMI。
分析结果显示,打鼾与卒中,以及出血性卒中(HS)和缺血性卒中(IS)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使用基于中国嘉道理生物样本库(CKB)的打鼾基因位点构建的的遗传风险评分(GRS),相应的风险比分别是为1.56、1.50和2.02。使用英国生物样本库(UKB)的打鼾基因位点构建的的遗传风险评分(GRS),相应的风险比分别是1.78、1.94和1.74。在非肥胖组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多变量孟德尔随机化,以及使用逆方差加权法(IVW)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中,相关性保持稳定。
这些结果表明,在中国成年人中,遗传预测的打鼾可能增加卒中、出血性卒中及缺血性卒中的发病风险,而且,它们之间的关联独立于体重指数(BMI)。
打鼾导致中风的生物学机制
打鼾与卒中之间的因果关系可能存在的生物学机制为:
打鼾或许会导致缺氧,引发人体的内皮功能障碍和氧化应激反应,这可能会导致卒中。
打鼾引起的高频振动可能会传递到颈动脉,触发动脉壁细胞级联效应,导致血管损伤和斑块破裂。
如何改善打鼾?
既然打鼾有这么多健康隐患,那么如何改善打鼾情况呢?
口腔锻炼:舌头用力向前、向上伸,尽力舔鼻尖与下巴并持续五分钟。
睡姿法:打鼾轻度的人可以尽量向右边睡,减轻心脏的压迫来改善打鼾,也可以利用结构枕头,使咽部与上气道通畅来减轻打鼾。
口腔矫治器:口腔矫治器又被称作阻鼾器,是一种治疗打鼾的温和的医疗器械,可以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使用,不建议自行购买使用,以免造成牙关节疼痛。
戒烟酒与注意使用药物:烟酒以及镇痛药物会致使咽喉肌肉松弛,更加容易引起打鼾,睡前4至5个小时喝酒会使人打鼾更严重。
其他睡眠障碍也会增加中风风险
爱尔兰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神经病学》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显示,睡眠不佳与急性中风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研究团队利用问卷收集了使用参与者的睡眠数据,评估睡眠障碍症状与急性中风风险之间的关联,睡眠障碍主要涉及睡眠时长、午睡、打鼾、睡眠质量等方面。
在睡眠时长方面,与正常7小时睡眠相比,睡眠时间过多或过少的人更容易中风;
在午睡方面,与不午睡相比,午睡与中风风险高1.59倍相关,午睡时长超过1小时,与中风风险高1.88倍相关;
在打鼾方面,打鼾与中风风险高1.91倍相关,打鼾和睡眠呼吸暂停与中风风险高2.64倍相关;
在睡眠质量方面,睡眠质量较差与中风风险高1.52倍相关,难以入睡或者睡眠中断,与中风风险高1.3倍相关。
重要的是,与没有睡眠障碍的人相比,拥有5个以上睡眠障碍症状,与中风风险高5倍相关。这也意味着个体睡眠问题可能会增加一个人中风的风险,我国目前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而且这一数据还在逐年上升中。睡眠问题应该是预防中风的重点领域,改善睡眠的干预措施可能会降低中风的风险。
想要科学地改善睡眠,主要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
第一,要保持固定的作息习惯;
第二,要避免睡觉前喝茶或者喝酒,尽量少喝点咖啡;
第三,要定期运动,增加户外运动的频次,保持健康体质;
第四,睡前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放松身心;
第五,要保持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饮食调整也很重要
除了睡眠,饮食也能够明显提升中风风险。一项发表在《BMC Public Health》期刊上的研究通过分析NHANES 1999-2018的数据,揭示了饮食与中风之间的关系。
该研究利用大规模数据调查,指出饮食炎症指数与中风之间存在非线性正相关关系,即饮食炎症指数越高,中风的风险也越高。
此外,研究人员还分析了与中风风险最密切相关的饮食因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胆固醇、PUFA(22:6 n-3)、铁和酒精。
所以建议日常要保持均衡的饮食习惯,并在此基础上注意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例如蔬菜水果等,吃低胆固醇的食物,少喝酒甚至不喝酒。
此外,还能通过“10个网球”饮食法来预防中风:
·每日肉类摄入不超过1个网球
·每日摄入3个网球大小的水果
·保证摄入2个网球大学的主食
·摄入不少于4个网球的蔬菜
参考文献
[1] 余灿清, et al. "Causal association between snoring and stroke: 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 (2024).
[2] 医学新视点. "中风是'睡'出来的?50万中国人研究:打呼的人,中风风险增加至少50%!"
[3] 国际科学. "研究提醒:这几种'促炎食物',中风风险高达87%,平时一定要少吃!"
[4] 清华长庚医院. "【清华长庚科普】打呼噜如何治疗?"
[5] 曼谷国际医院. "治疗打鼾,趁早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