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团圆:DNA技术让失散家庭重逢
科技助力团圆:DNA技术让失散家庭重逢
2024年7月,一场特殊的认亲仪式在四川绵阳举行。34年前,绵阳市涪城区雍某夫妇年仅1岁的儿子雍浩在新皂镇失踪。2021年初,通过DNA盲比、核查,确认雍某夫妇与河南人杜海建具有亲缘关系。然而,杜海建对身世毫不知情,极不配合。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一大队教导员胡祥雨历时三年,一边与其亲生父母、养父母深入交流,解除了亲生父母、养父母的诸多顾虑;一边与杜海建微信聊天进行心理引导,逐渐使其承认和接受了亲生父母。在胡祥雨的不懈努力下,这对失散34年的父子终于重聚。
这一感人至深的故事,正是“团圆行动”中无数成功案例的一个缩影。自2024年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团圆”行动以来,各地公安机关全力侦破拐卖儿童积案、全力缉捕拐卖犯罪嫌疑人、全面查找失踪被拐的儿童,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5月31日,已找回失踪被拐儿童1680名,其中时间跨度最长的54年。侦破拐卖儿童积案85起,抓获拐卖犯罪嫌疑人223名,组织认亲400余场,“团圆”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DNA技术这一科技利器的支撑。公安部于2009年建立了全国打拐DNA数据库,通过刑事技术攻关,尽最大努力找寻失踪被拐儿童,并在全国设立5000余个免费采血点。通过地图精准定位功能,帮助更多没有找到家人的孩子与父母,就近找到附近警方DNA免费采集点,及时采血、将DNA信息录入库中。
寻亲者们通常会首先联系专业的基因检测机构或组织,提供自己的DNA样本。这些机构会使用先进的基因测序技术对样本进行检测,生成个体的基因数据。这些数据会被存储在一个数据库中,供其他人进行比对。一旦有人的基因数据与寻亲者的数据匹配,就意味着他们可能存在亲缘关系。这时,基因检测机构会联系双方,协助他们进行进一步的确认。通常,这需要进行更深入的基因检测,比如全基因组测序,来验证亲缘关系的准确性。
除了个人寻亲者外,一些组织也利用基因检测来帮助人们寻找亲人。例如,有一些非政府组织致力于帮助战争或灾难中的失散家庭团聚,他们收集并检测这些家庭的DNA样本,建立一个基因数据库,以便将来进行比对和寻找。
尽管基因检测在寻亲方面具有很多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限制。比如,一些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提供DNA样本,或者他们的基因数据无法被准确解读。此外,基因检测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金钱投入,对于一些经济困难或急需找到亲人的人来说可能是一个负担。
为了更好地运用科技力量、助力早日实现团圆,在以前免费采血基础上,近期,全国公安机关陆续对外公布了3000多个免费采血点地址、联系电话,方便群众就近快速联系公安机关免费采血。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童碧山表示,免费采血工作不受户籍地域限制,请尚未采血的失踪被拐儿童父母、疑似被拐人员和身源不明人员,尽快选择附近的采血点接受免费采集。3000余个免费采血点信息,今天将通过公安部刑侦局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集中对外发布。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人通过基因检测找到自己的亲人,实现回家的梦想。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有相关需求,请尽快联系公安机关采集血样,这可能是通往团圆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