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将星闪耀太行山:129师抗战传奇

创作时间:
2025-01-22 20:50:2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将星闪耀太行山:129师抗战传奇

1937年8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其中129师由红四方面军和陕北红军一部改编而成,刘伯承任师长,徐向前任副师长。这支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的英雄部队,将在华北敌后战场上书写一段段传奇。

01

将星闪耀:刘伯承与徐向前的黄金搭档

129师的两位主将,都是中国革命战争中的传奇人物。师长刘伯承,被誉为“军神”,以其深邃的军事谋略和指挥艺术著称;副师长徐向前,以善于打硬仗、恶仗闻名。两人虽然性格迥异,但配合默契,共同创造了129师的辉煌战绩。

02

七亘大捷:开创敌后游击战先河

1937年10月,八路军第129师在刘伯承师长的率领下进抵山西省山西平定地区,为配合娘子关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娘子关战役,在刘伯承的指挥下于10月22日至28日,先后在长生口、东石门、马山村、七亘村连续作战重创日军,毙伤敌近千人。其中以两次设伏七亘村战果尤其显著。

七亘村是山西省平定县境内的一个古村落。处于太行山脉中段、晋冀两省交界处,自古就有“险关固塞”之称,与娘子关、固关具有同等的战略地位。为了钳制日军的迂回进攻,掩护娘子关友军,刘伯承经过实地调查,选中七亘村为伏击阵地,这里是河北省井陉县——山西省平定县小道的必经之地,从七亘村往东到石门,正好是10里峡谷,谷深数10米,底宽不足3米,地势险要。

于是刘伯承命令陈庚的386旅772团在七亘村附近设伏。26日拂晓,日军20师团300多人进入772团伏击圈,我军抓住有利战机,发起突然攻击。敌措手不及,队形大乱,大部分被歼灭。

刘伯承判断七亘村仍然会是日军进军的必由之路,因为舍此别无通道,再次命772团在此设伏。

28日晨,日军一支辎重部队果然循原路过来,772团第3营的发起攻击,毙伤日军100多人,成功完成第二次伏击。

七亘大捷,创造了"重叠待伏"的反常用兵战例,在3天之内,同一地点,同一部队,伏击同一敌人,并取的胜利。此战被英国军事专家,列为世界十大经典战术之一,被多个国家写进了军事教科书。

03

“三战三捷”:伏击战的教科书

1938年初,129师在太行山区连续取得三次重大胜利,创造了敌后抗战的“三战三捷”。

  • 长生口战斗:1938年2月,采用攻其所必救的战术,再次在长生口伏击日军,击毙130余人。

  • 神头岭伏击战:1938年3月,运用“吸打敌援”战术,歼敌1500余人,被日军称为“一流的伏击战”。此次战斗中,129师巧妙利用地形,采取“吸打敌援”战术:先以小股部队袭击黎城,诱使潞城日军前来增援,再在神头岭设伏全歼敌军。尽管实际地形不如地图所示理想,但陈赓旅长灵活调整部署,充分利用旧工事隐蔽伪装,最终出奇制胜。

  • 响堂铺伏击战:1938年3月,徐向前指挥,击毁日军汽车181辆,毙伤400余人。此次战斗中,129师充分利用“两山夹一谷”的地形优势,精心部署伏击,展现了高超的战术水平。

04

开创敌后抗战新局面

1937年11月,太原失守后,华北抗战进入新阶段。在石拐会议上,八路军总部决定调整战略部署,其中129师被赋予创建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重任。在刘伯承、徐向前的指挥下,129师以太行山为依托,逐步开辟了晋冀豫边区的游击战场,为华北敌后抗战开创了新局面。

05

英雄传奇:将星闪耀太行山

129师的辉煌战绩,离不开将领们的出色指挥。刘伯承的深谋远虑、徐向前的果敢决断、陈赓的机智灵活……这些优秀指挥员的风采,在太行山上交相辉映。他们之间的密切配合,更是129师制胜的关键。正如朱德总司令所总结的:“打好伏击战,一是要把地形选好,二要把情况判断准确,三要决心果断,四要担任打援的部队密切配合。”

129师在华北敌后的抗战历程,是一部充满智慧与勇气的英雄史诗。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谱写了光辉篇章。今天,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不仅是为了铭记先烈,更是为了汲取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