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运动预防肠癌,游泳为何效果最好?
专家解读:运动预防肠癌,游泳为何效果最好?
“运动可以显著降低肠癌风险,每天坚持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慢跑,可以使患肠癌的风险降低30%。”这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任医师郑荣辉给出的专业建议。作为放疗科副主任,郑医生长期从事肿瘤治疗工作,深知预防的重要性。
近年来,运动预防癌症的研究越来越多,数据也愈发令人信服。研究显示,运动可以降低至少27种慢性疾病的风险,包括肠癌在内的多种癌症。每周坚持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不仅能够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26%,还能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33%。
那么,运动是如何预防肠癌的呢?专家们总结了几个关键机制:
保持健康体重:肥胖是肠癌的重要风险因素,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减少脂肪堆积。
增强免疫系统:规律的运动可以提升免疫力,帮助身体更好地识别和清除异常细胞。
控制炎症:运动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少慢性炎症对肠道的损害。
平衡胰岛素:运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避免高胰岛素血症,后者与肠癌发生有关。
降低雌激素:运动可以调节激素水平,降低与肠癌相关的雌激素水平。
在众多运动方式中,游泳被多位专家特别推荐。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肿瘤专家汤钊猷就曾提出:“游泳是最好的抗癌运动之一。”
游泳为什么能成为预防肠癌的优选运动?
全身性运动:游泳是一项全身性运动,几乎调动身体所有肌群参与,运动效果全面。
低冲击性:水的浮力减少了关节负担,适合各个年龄层的人群,特别是膝关节不好的人。
心血管效益:游泳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而心血管健康与癌症风险密切相关。
代谢调节:游泳时身体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有助于调节代谢,控制体重。
心理减压:在水中运动还能带来心理上的放松,减轻压力,而长期压力是癌症的风险因素之一。
专家建议,游泳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选择鲜亮的泳衣,提高水中可见度
- 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泳姿
- 做好热身,预防抽筋
- 适量补水,避免一次性补充过多
运动预防肠癌的效果已经得到科学证实,但关键在于坚持。郑荣辉医生建议,每天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持之以恒才能看到效果。对于普通人来说,找到一种自己喜欢且能长期坚持的运动方式至关重要。游泳,无疑是一个值得考虑的优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