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强基计划新变化:新增专业、放宽破格条件
2024年强基计划新变化:新增专业、放宽破格条件
强基计划,全称为“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是教育部于2020年启动的一项重要高考改革举措。其主要目的是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强基计划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
2024年,强基计划已进入第五个年头,30所试点高校陆续发布招生政策。从已公布的政策来看,今年的强基计划在保持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又有一些新的变化和调整。
新增招生专业
一些高校在2024年新增了招生专业。例如,复旦大学新增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上海交通大学新增了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这些新增专业都是国家亟需、发展前景广阔的基础学科领域,为考生提供了更多选择。
破格条件放宽
复旦大学扩大了破格条件范围,将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纳入其中。这意味着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任一学科获得全国决赛一等奖或二等奖的考生,都有机会通过破格方式进入强基计划。
入围比例调整
部分高校调整了入围比例。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将入围倍数从6倍减少为4倍,这可能意味着竞争将更加激烈,但也可能提高选拔的精准度。
考核方式优化
在考核方式上,一些高校也进行了优化。例如,中山大学对部分专业取消了笔试环节,仅保留面试和体质测试。这种变化可能更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表达能力。
招生计划增加
南京大学在部分省份增加了招生计划,并新增了天体物理细分方向。这表明强基计划的覆盖面在不断扩大,为更多优秀学生提供了机会。
如何应对新变化
面对2024年强基计划的新变化,考生和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提前规划:了解各高校的招生专业和政策变化,结合学生的兴趣和优势,提前做好规划。
注重基础学科:强基计划更注重基础学科的考查,学生需要在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上有扎实的基础。
关注综合素质:除了学科成绩,强基计划还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科研潜力、创新思维等。
合理定位:根据自身实力和高校往年录取情况,合理定位目标院校和专业。
充分准备:针对高校的考核方式,进行充分准备。例如,如果面试比重增加,就需要加强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的训练。
强基计划作为国家选拔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重要途径,其政策的每一次调整都备受关注。2024年的变化体现了国家对基础学科人才选拔的进一步优化,也为考生提供了更多机会。对于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生来说,强基计划无疑是一个值得把握的重要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