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马长生教授解读:房颤消融术后抗凝策略

创作时间:
2025-01-22 21:31:1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马长生教授解读:房颤消融术后抗凝策略

202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了最新版《心房颤动管理指南》,其中对房颤消融术后的抗凝治疗策略进行了重要更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主任马长生教授对新指南进行了解读,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导。

01

新指南的重要更新

新指南建议,房颤消融术后患者应继续口服抗凝药物至少两个月。这一推荐是基于多项临床研究的结果,旨在降低术后早期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马长生教授指出,这一更新反映了医学界对抗凝治疗重要性的重新认识。

02

抗凝治疗的具体方案

在消融术后,患者需要接受为期至少两个月的口服抗凝治疗。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两个月后,医生将根据患者的CHA2DS2-VA评分来决定是否需要继续长期抗凝治疗。CHA2DS2-VA评分系统考虑了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卒中史、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疾病等因素,能够有效评估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

03

抗凝治疗的必要性

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而消融手术虽然可以改善心律,但术后早期仍存在较高的血栓形成风险。抗凝治疗能够有效预防血栓栓塞事件,降低卒中和全身性栓塞的发生率。

研究显示,未经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卒中年发生率约为5%,而接受规范抗凝治疗后,这一比例可降至1%以下。因此,严格遵守医嘱,按时服用抗凝药物,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04

患者注意事项

  1. 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或减量
  2. 定期监测INR值(如果使用华法林)
  3.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影响抗凝效果
  4. 出现出血征兆(如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及时就医
  5.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

马长生教授强调,房颤消融术后的抗凝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患者应充分理解抗凝治疗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策略。通过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可以有效提高房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