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吃蔬菜竟有致癌风险?医师破解蔬菜致癌迷思 「这些食物」才是真正的致癌物

创作时间:
2025-01-22 20:04:1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吃蔬菜竟有致癌风险?医师破解蔬菜致癌迷思 「这些食物」才是真正的致癌物

有些传闻说:“吃特定蔬菜会致癌”这大多是错误的信息。医师指出,只要以科学角度分析几种常见蔬菜,并进行正确的料理方式,就能减少风险,比起蔬菜,另外4种食物,才是真正需要警惕的致癌物。

吃蔬菜会致癌吗?医带你看4种被误会的蔬菜

胸腔暨重症医师黄轩指出,不少民众觉得吃含有激素、特定成分的蔬菜,会有致癌风险,但只要料理方式正确,就能有效降低摄入致癌物质的风险,以下4种是常被误会的蔬菜:

1. 黄瓜

之前有过“不要吃开花的黄瓜,因为容易致癌?”的相关传闻,实际上无需过度担忧。黄瓜顶部开花仅是自然生长的结果,若有使用植物激素,也对人体是无害的。在农业生产中,植物激素有时被用于促进作物生长或调节开花,这些激素大多数情况下对人体健康是安全的,所以在享受黄瓜时,只要确保清洗干净就可以安心食用。

2. 鱼腥草

鱼腥草曾被误认为含有毒物“马兜铃酸”,实际上它含有的是“马兜铃内酰胺”,包括马兜铃内酰胺-BII、马兜铃内酰胺-AII、马兜铃内酰胺-FII等。目前并没有确切研究证明这些成分是否具有致癌风险,所以民众可以放心食用鱼腥草。

3. 蕨菜

蕨菜因含有“原蕨苷”,而被归类为2B类可能致癌物质,但“蕨菜致癌”的说法需要更加细致的理解。首先,致癌风险与暴露量和暴露频率有关,偶尔食用蕨菜,不太可能对大多数人构成显著健康风险,只要适当的处理蕨菜,如充分煮熟,可以有效降低原蕨苷的含量,进一步减少风险。

4. 西葫芦和佛手瓜

西葫芦和佛手瓜本身并不含有致癌物质,但若通过高温烹调方式,例如爆炒,可能会产生丙烯酰胺,这是一种被列为2A类可能致癌物的化合物。建议民众,通过选择如蒸煮、烤或低温炒等温和的烹调方式,可以有效减少丙烯酰胺的生成,从而降低摄入致癌物质的风险。

部分蔬菜含天然毒素 可透过料理方式降低

黄轩提到,有些蔬菜虽然不致癌,但它们自带“毒素”,可只要通过简单的处理方法如焯水可以“解毒”。例如,新鲜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碱,烹调前对黄花菜进行焯水或充分煮熟,可以有效减少其中的秋水仙碱含量,而豆角含有皂苷,只要焯水和充分煮熟豆角,就是减少皂苷摄入的重要关键。

“这些食物”才是真正的致癌物

黄轩提醒,比起蔬菜,加工肉类、中式咸鱼、槟榔和酒精,才是真正需要警惕的致癌物,应尽量减少摄入。通过科学的角度理解蔬菜中的潜在风险,选择正确的饮食习惯和处理方式,民众才可以享受蔬菜带来的健康益处,无需过度恐慌。

本文原文来自TVBS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