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如何重塑电影技术?
人工智能如何重塑电影技术?
人工智能(AI)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电影制作的方方面面,从特效制作到剧本创作,再到后期剪辑和市场营销,其影响力渗透到了电影产业的每一个环节。正如北京电影家协会主席黄建新所说:“技术是电影的支撑和原动力,电影是由技术产生的,而不是由艺术产生的。”在AI技术的推动下,电影制作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革命。
AI在电影制作中的具体应用
特效制作:从CGI到虚拟场景
AI技术在电影特效领域的应用最为引人注目。深度学习模型可以生成高度逼真的计算机生成图像(CGI),模拟复杂的视觉特效,如爆炸、天气状况以及角色动画中的精细细节。例如,在《阿凡达》系列中,AI驱动的特效技术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潘多拉星球景观;在《复仇者联盟》系列中,AI助力打造了栩栩如生的外星生物和宏大战斗场景。
AI还被用于让演员“逆龄”技术,通过分析演员的面部特征并重建他们过去的样子,使他们在回忆场景中看起来更年轻。此外,AI能够创建与真实场景无异的虚拟场景和环境,电影制作人现在可以在数字环境中拍摄场景,为布景和场景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剧本创作:从分析到生成
AI在剧本创作中的应用是一个新兴领域,已显示出令人期待的结果。AI算法能够分析现有剧本、识别模式并生成新内容。例如,AI工具可以分析成千上万的剧本,识别成功的故事元素、对话模式和角色发展策略,为编剧提供创作灵感。
更进一步的是,AI能够根据提供的边界或可用数据生成对话、情节点甚至整个场景。虽然AI生成的剧本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它们确实让人窥见了未来故事讲述的可能性。例如,全球首部完全由AI生成的长篇电影《Our T2 Remake》已于2024年3月完成首映,展示了AI在内容创作方面的潜力。
后期制作:自动化与智能化
后期制作也是AI不断进步的一个方面。在剪辑方面,AI可以通过自动化来帮助完成剪切、拼接和场景连接等工作,大大减少剪辑师的工作时间。在音效设计方面,AI可以创建音景,将音乐或其他声音与视觉图像集成,甚至通过消除噪音来提高声音质量。在色彩校正方面,AI分析可以对对象进行色彩增强、对比度增强和亮度增强,确保最终产品具有专业水准。
AI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
《Get Me Out》:AI与真人实拍的完美结合
在2024年Runway人工智能电影节上获得金奖的短片《Get Me Out》,是一部结合真人实拍和AI特效的超现实作品。该片讲述了美国亚裔青年Aka与“第二个自己”进行搏斗并试图逃离一座房子的故事。制作团队主要使用了三种AI工具:Luma AI用于重现和捕捉3D环境;Runway视频转视频功能(V2V)用于增强视觉效果;ComfyUI则用于将演员形象进行转绘,去除皮肤纹理,仅展示肌肉线条,象征主角与内心自我的斗争。
通过最新的AI视频生成技术,《Get Me Out》以既富创意又低成本的方式探讨了美国二代移民的身份认同问题,以及更广泛的青少年心理健康议题。该片被Runway电影节评为“使用AI技术表达人物内心情感的范例”。
《鬼饮食》:程序员的AI电影实验
《鬼饮食》是一部黑色(Noir)动画短片,由在美国从事游戏UI程序设计的JimHuiHui业余时间制作。该片讲述了中国西南县城青年徐夏因父亲重病而在道德和法律边缘挣扎的故事。创作者使用了Midjourney、可灵、Pika、PixVerse和Runway等AI工具,以及CapCut(剪映海外版)进行视频编辑。
重要的是,JimHuiHui通过分镜设计和剪辑来调整AI生成画面的不稳定问题。他采用快速剪辑风格,保证每个画面的信息密度足够,不会让观众觉得无聊。这种创新的制作方式展示了AI工具在影视制作中的巨大潜力。
《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AI颠覆传统特效制作
《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是国内首部AIGC原创奇幻微短剧,由快手可灵和AI影视制作人“闲人一坤”合作打造。作品以《山海经》为创作灵感,讲述了一位少年为救母亲历经劫难的故事。制作团队仅有10人,花了大约10天完成制作,其中不少动效镜头可与传统影视制作的特效大片相媲美。
该作品的制作流程展示了AI工具在影视制作中的强大能力:使用Midjourney生成初步的图片素材,然后将这些图片输入到PixVerse或可灵等图生视频模型中,生成预告片和正片素材。这种创新的制作方式不仅大大缩短了制作周期,还显著降低了成本,展示了AI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巨大潜力。
AI对电影产业的深远影响
效率提升与成本降低
AI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电影制作效率。据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长田初步预计,AI技术有望将电影的制作效率提升30%或以上。同时,AI能够有效降低制作成本,对于行业而言,仅降低20%的成本,就有可能变成盈利。这种效率和成本的优化,使得更多高质量的电影制作成为可能。
创作方式的变革
AI技术不仅改变了电影的制作方式,还影响了电影的创作思维。从传统的线性预设模式转向基于流动性与生成性的交互生产模式,电影制作人需要学会与AI协同工作,开发新的创作流程。这种变革为电影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同时也对创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人机协同共创的新模式
在AI技术的推动下,电影制作正在向“人机协同共创”模式转变。AI不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个能够参与创作过程的智能伙伴。这种转变带来了内容生产范式的革命性变化,同时也引发了关于创意控制和伦理问题的思考。
未来发展趋势
AI与电影技术的融合正在加速,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更加令人期待。一方面,AI技术将继续优化和创新,为电影制作提供更强大的支持;另一方面,电影制作人也将不断探索AI技术的应用边界,开发新的创作方式。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AI技术虽然强大,但并不能取代人类的创造力。正如导演陈冲所说:“对大部分本来就很简单、没有思想性、没有美感的东西,它当然是可以取代的,但优秀的作品AI永远无法取代。”未来,电影行业将是一个人机协同、优势互补的生态系统,AI将成为电影制作的重要助力,但人类的创意和审美仍然是核心竞争力。
人工智能正在重塑电影技术,这场革命才刚刚开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电影制作将更加高效、智能和富有创造力,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