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节气来袭,你准备好抗寒了吗?
二九节气来袭,你准备好抗寒了吗?
二九节气,即2024年12月30日至2025年1月7日,是数九寒天中的第二阶段。根据中国天气网的数据显示,这一时期全国平均气温将持续下降,三九四九时气温将跌至低谷,其中三九最冷,全国平均气温为-5.14℃。然而,与过去相比,近十年数九期间的气温明显上升,像是二九、五九、七九、八九气温升幅都达到或超过2℃。
尽管整体气温呈现上升趋势,但今年一九期间全国大部气温却偏低。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10天,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北部、辽宁、青藏高原、云南西南部等地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至3℃,局地4至6℃,而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偏低,其中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西部、黄淮南部、江淮西部、江南东部、华南东部等地部分地区偏低1至3℃,新疆南疆盆地偏低4至6℃。在冷空气影响下,22日至23日最高气温10℃线将南撤到江南中南部。
二九期间,养生保健尤为重要。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指出,冬季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气温降低会导致血管收缩,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从而引发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大等症状,特别是对于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病患者,需要格外警惕。在饮食方面,应避免过度油腻与高盐摄入,糖分的摄取量亦要加以适度节制。清淡饮食是“主旋律”,各类蔬菜以及易于消化的食物应成为餐桌上的主角。蔬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与膳食纤维,它们能够为身体提供必需的营养元素,维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同时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等问题的发生,进而减轻心脏负担。此外,像小米粥、南瓜粥等易消化的食物,既能温暖肠胃,又不会给心脏带来过多的消化压力,是冬天饮食的上佳之选。
运动管理在冬季同样不可小觑。由于心血管疾病在寒冷环境下极易被诱发,所以运动时间宜适当推迟,待气温有所回升后再外出锻炼更为适宜。与此同时,应增加室内运动的时间与机会,如在室内进行简单的瑜伽拉伸动作、使用健身器材进行适度的力量训练,或者进行一些如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的养生运动。这些室内运动不受低温天气的限制,能够有效维持身体的活动量,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但无论选择何种运动方式,都务必遵循适度原则,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与运动能力合理安排运动强度与时长。
除了心脑血管疾病,冬季还是流行性感冒、水痘、支原体肺炎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专家建议,一方面要多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通过适量的运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另一方面要规律饮食,做好健康监测,如果被诊断为流感、诺如等呼吸道或者肠道等传染病时,既要遵医嘱科学安全用药,也要尽量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场所,减少交叉感染。对于流感疫苗接种问题,专家建议每年进行接种,这样做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每年的流行毒株多有不同,为了使流感疫苗针对不同的流感流行株有更好的保护效果,世界卫生组织每年都会推荐不同的流感疫苗株组合。流感疫苗株组合中,既有与以往相同的疫苗株也有与以往不同的疫苗株。二是流感疫苗的持续保护时间相对较短,对一般人群的持续保护时间在6—8个月。
在日常生活中,保暖是关键。江苏省中医院普外科主任中医师朱宏强调,冬季切不可“要风度不要温度”。在穿着方面,要及时随温度降低而增加衣服的厚度及保暖性,注重贴身,保护阳气免受侵夺;外出时可以佩戴帽子、口罩、手套等防寒保暖用具,在抵御寒风的同时可以降低感染流感等病毒的概率;足部冰凉的人可以选择较为厚实的棉袜;临睡前进行中药温水泡脚也是很好的选择。此外,寒冷的冬天也是关节炎的高发季节,寒主收引,遇到湿冷的天气,疼痛加重。关节炎患者,除了要注意防寒保暖,最好每日能够热敷患处,进行适当的肢体锻炼,穴位按摩、中药敷贴也有一定作用。
随着二九节气的到来,寒冷将进一步加剧。大家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合理安排饮食和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应对寒冷天气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