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棚户区改造:公共设施升级亮点多多
贵阳市棚户区改造:公共设施升级亮点多多
贵阳市自2021年启动新一轮棚户区改造以来,已累计实施127个项目,惠及34万人口。2024年,贵阳市继续加大力度,启动42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涉及4.1万户居民,目前工程进度已达86.2%。2025年,贵阳市计划进一步改造30个老旧小区,涉及3万户居民,重点打造主题文化小区和智慧小区试点。
在此次棚户区改造中,贵阳市特别注重公共设施的升级完善。以花溪区职工疗养院家属区为例,该小区建于上世纪70年代,是花溪区2024年改造内容最多的小区。改造内容多达12项,包括楼道整治、屋面防水、路面修复等。同时,小区还进行了蜘蛛网线提升管理,通过入地入槽等方式整治空中缆线问题。改造后,小区环境焕然一新,道路宽敞整洁,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除了基础的基础设施改造,贵阳市还因地制宜新增了多项公共设施。在老旧小区改造中,贵阳市重点推进养老托育、体育健身、公共绿地等设施的建设。例如,在南兴巷的改造中,施工方增设了370米的新护栏,并在墙面上展示了25类美食和50余项贵阳景点标识,不仅美化了环境,也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
贵阳市的棚户区改造还融入了智慧化元素。2025年,贵阳市计划在部分改造项目中试点建设智慧小区,通过智能化管理提升小区安全性和便利性。同时,贵阳市还注重适老化改造,完善无障碍设施,让改造成果惠及更多群体。
棚户区改造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据统计,2024年贵阳贵安46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总投资约1515亿元,其中34个拆除新建安置房项目可增加房地产投资1513亿元,预计增加近两年房地产销售面积512万平方米。此外,改造项目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贵阳市的棚户区改造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2024年,贵阳市编制的项目“七要件”(包括项目红线图、征收摸底调查报告等)得到了住建部的高度肯定,并作为“贵阳经验”向全国推广。这一模式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展现了贵阳市在城市更新方面的创新与实践。
通过棚户区改造,贵阳市不仅改善了城市面貌,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还带动了经济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未来,贵阳市将继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让城市更加宜居、更具韧性、更显智慧,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方便、舒心、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