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交融”研究成果展:数字化复原技术让圆明园重现昔日辉煌
“圆明·交融”研究成果展:数字化复原技术让圆明园重现昔日辉煌
“圆明·交融——圆明园研究成果展”日前在北京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开幕,展览将持续到2025年2月22日。此次展览是对圆明园研究高校联盟各成员单位近几年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展现了圆明园研究高校联盟自成立以来,基于园林、建筑、历史、考古等领域所形成的多项跨学科交融研究成果。
展览分为“圆明沧桑”“万方和融”“传承创新”三部分,展现了圆明园研究高校联盟自成立以来的研究成果。其中,“万方和融”部分从“江南之韵——如园”“中西之遇——海晏堂”“智慧之相——文殊像”“最胜之境——舍卫城”“灵石之趣——玲峰石”六个方面集中呈现了圆明园的造园艺术、文化意蕴和考古发掘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中展示了最新的数字化复原技术成果。中央美术学院圆明园研究中心采用自主研发的古建筑建模技术,不仅实现了建筑外观的精确还原,还能让观众进入建筑内部空间进行虚拟游览。数字复原的景观中,技术团队所构建的日照、星空都可以依据历史年份和圆明园所处经纬度的真实情况进行实时渲染。这种创新的数字复原技术为观众提供了沉浸式的体验,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圆明园中。
除了数字化复原技术,展览还展示了圆明园研究高校联盟的其他研究成果。自2018年以来,圆明园管理处与多所高校合作成立了圆明园研究院(中心),2020年10月17日正式成立圆明园研究高校联盟。近年来,高校联盟形成跨学科交融课题70余项,涉及园林复原、文化挖掘、规划设计、水利植保、视觉传达、文创艺术等多个学科专业,探索了圆明园研究新路径,推动了文化、教育、科技互相融合。
与此同时,圆明园文创设计大赛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大赛已成功举办四届,第五届大赛也已开幕。大赛设置创意设计类、产品设计类、AI视觉设计类三大类别,以圆明园四季活动、传统节日、马年生肖衍生品等为创作方向,旨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古老厚重的圆明园文化焕发新生。
此次展览不仅是对圆明园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对圆明园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一次重要探索。通过数字化复原技术和文创设计,圆明园的文化价值得以更好地展现和传承,为观众提供了全新的文化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