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宾居“红饼”:中秋文化传承

创作时间:
2025-01-22 19:05:0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宾居“红饼”:中秋文化传承

宾居“红饼”:中秋文化传承

宾居“红饼”是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的传统名点,也是中秋节期间当地民众喜爱的应节食品。它不仅是一种美味的糕点,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从古至今,宾居“红饼”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婺城乃至整个浙江地区的重要文化符号。

01

历史渊源

宾居“红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据《婺城县志》记载,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抗金名将宗泽在婺城驻军时,当地百姓为慰劳军队,制作了一种形似满月、色泽金红的糕点,这就是宾居“红饼”的雏形。当时,这种糕点被用作中秋佳节的祭月供品和馈赠亲友的礼品,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

02

制作工艺

宾居“红饼”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从选料到成型,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传统的宾居“红饼”主要由面粉、芝麻、红糖、猪油等原料制成,经过和面、揉馅、包制、烘烤等多道工序,最终呈现出金红色泽和酥脆香甜的口感。

  1. 和面:将面粉与适量的水、猪油混合,反复揉搓至面团光滑柔软。
  2. 揉馅:将红糖、芝麻等馅料充分混合,揉成柔软的馅团。
  3. 包制:将面团分成小份,压扁后包入馅料,捏紧收口。
  4. 塑形:将包好馅的面团塑造成圆形,象征着中秋的满月。
  5. 烘烤:将塑形好的红饼放入烤箱中,用炭火慢慢烘烤至金红色泽。
03

文化内涵

宾居“红饼”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团圆和睦的孝道文化。在婺城地区,中秋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制作或购买宾居“红饼”,作为祭月供品和走亲访友的礼品。这种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丰收的庆祝,更寄托了人们对家庭团圆、幸福生活的向往。

此外,宾居“红饼”还经常出现在婺城地区的婚嫁、寿诞等喜庆场合中,成为了当地文化的重要符号。它的精致造型和独特风味,体现了婺城人民对饮食美学的极致追求。

04

现代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迁,宾居“红饼”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现代的宾居“红饼”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制作工艺和风味,还融入了许多新的元素。例如,在馅料上,除了传统的红糖芝麻馅,现在还有豆沙、枣泥、果仁等多种口味。在包装上,也从传统的草纸包裹发展到精美的礼盒包装,更便于携带和馈赠。

此外,宾居“红饼”也从一种季节性食品,逐渐发展成为一年四季都可以享用的点心。在现代婺城,宾居“红饼”不仅在家庭中制作,还成为了许多糕点店的招牌产品,深受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喜爱。

宾居“红饼”,作为婺城地区的一种传统糕点,不仅是一种美味的传统食品,更是承载着丰富文化和历史意义。它的精致造型和独特风味,体现了婺城人民对饮食美学的极致追求。从南宋时期的军中犒赏,到如今的中秋佳节必备美食,宾居“红饼”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婺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