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兴安杜鹃:一种珍贵的野生植物

创作时间:
2025-01-22 20:16:1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兴安杜鹃:一种珍贵的野生植物

兴安杜鹃(Rhododendron dauricum L.)是杜鹃花科、杜鹃花属的半常绿灌木,以其粉红色或紫红色的花朵和独特的生态习性而闻名。它不仅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还具有药用和经济价值。本文将详细介绍兴安杜鹃的起源演化、形态特征、分布范围、生态习性、繁殖方法、栽培技术、保护现状以及主要价值。

兴安杜鹃

兴安杜鹃(Rhododendron dauricum L.)是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半常绿灌木,高可达2米,分枝多。叶片近革质,椭圆形或长圆形,花序腋生枝顶或假顶生,花粉红色或紫红色,花药、花柱紫红色,蒴果长圆形,5-6月开花,7月结果。

兴安杜鹃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大兴安岭)、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满洲里)、吉林。在蒙古、日本、朝鲜、俄罗斯也有分布。兴安杜鹃生长于海拨2500-3000米的山地落叶松林、桦木林下或林缘,适应瘠薄土壤。喜光,耐半阴,抗寒性强,耐干旱,喜酸性土壤。其花可供观赏,叶可调制香精;亦入药,性寒味苦,有止咳祛痰功效。茎、杆、果含草鞣质,可提制栲胶。

2021年9月,兴安杜鹃列为国家重点保护二级野生植物。

目录

  1. 起源演化
  2. 形态特征
  3. 分布范围
  4. 生态习性
  5. 繁殖方法
  6. 自然繁殖
  7. 人工繁殖
  8. 栽培技术
  9. 移栽
  10. 定植
  11. 病虫害防治
  12. 近种区别
  13. 保护现状
  14. 保护级别
  15. 种群现状
  16. 致危因素
  17. 保护措施
  18. 主要价值
  19. 药用价值
  20. 经济价值
  21. 观赏价值
  22. 现代研究

起源演化

研究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后可知,兴安杜鹃在第四纪更新世晚期到全新世时期至少经历过一次群体扩张,中国长白山地区的兴安杜鹃于第四纪全新世时期有过群体扩张,且其起源早于第四纪。迎红杜鹃亚属植物约在第三纪中新世中期开始分化,与中国青藏高原地势变化时间相符,该亚属包含迎红杜鹃和兴安杜鹃两个种,由此推测兴安杜鹃起源时间可能在第三纪中新世中期。依据谱系地理学理论,避难所内种群因有长久进化历史,具备更多原始、特有单倍型及高水平遗传多样性。推测中国小兴安岭或许是兴安杜鹃的冰期避难所,使其能从第三纪存续至今。中国东北的兴安杜鹃类群存在显著亲缘地理结构,冰后期未出现范围扩张与居群间混合,不同避难所群体各自在本地进化,形成如今东北地区的分布格局,也造就了其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

形态特征

兴安杜鹃为半常绿灌木。

高0.5-2米,分枝多。幼枝细而弯曲,被柔毛和鳞片。

叶片近革质,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5厘米,宽1-1.5厘米,两端钝,有时基部宽楔形,全缘或有细钝齿,上面深绿,散生鳞片,下面淡绿,密被鳞片,鳞片不等大,褐色,覆瓦状或彼此邻接,或相距为其直径的1/2或1.5倍;叶柄长2-6毫米,被微柔毛。


兴安杜鹃-叶


兴安杜鹃-花(7张)

花序腋生枝顶或假顶生,1-4花,先叶开放,伞形着生;花芽鳞早落或宿存;花梗长2-8毫米;花萼长不及1毫米,5裂,密被鳞片;花冠宽漏斗状,长1.3-2.3厘米,粉红色或紫红色,外面无鳞片,通常有柔毛;雄蕊10,短于花冠,花药紫红色,花丝下部有柔毛;子房5室,密被鳞片,花柱紫红色,光滑,长于花冠。

蒴果长圆形,长1-1.5厘米,径约5毫米,先端5瓣开裂。


兴安杜鹃-果

分布范围

兴安杜鹃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大兴安岭)、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满洲里)、吉林。在蒙古、日本、朝鲜、俄罗斯也有分布。

生态习性

兴安杜鹃生于生长于海拨2500-3000米的山地落叶松林、桦木林下或林缘,也见于干燥石质山坡、山脊、石砬子。适应瘠薄土壤。喜光,耐半阴,抗寒性强,耐干旱,喜酸性土壤。花期5-6月,果期7月。

繁殖方法

自然繁殖

兴安杜鹃为虫媒花,异花传粉,特别当虫媒活动较频繁时,其繁育系统以异交为主。

人工繁殖

采用播种、扦插繁殖方法。

播种扦插
用掺混泥炭土的沙壤土装盆,种子与细沙混合后播入,盖玻璃片保温保湿,约两周后发芽,长出3片真叶时分盆移栽。5-6月选取粗壮新枝,留顶叶截成一定长度扦插条,插入苗床,保持温湿度,约1个月生根。

组织培养

  1. 材料的采集及处理:挑选生长健壮且无病虫害的野生兴安杜鹃植株,剪取一定长度枝条水培,待嫩茎长至合适长度剪下,自来水冲洗后,在无菌操作台内按特定流程消毒,即先用无菌水清洗,再依次用酒精、次氯酸钠消毒,每次消毒后都用无菌水洗净,最后吸干水分、剪掉嫩茎下端被氧化部分。

  2. 不定芽分化诱导及增殖:把无菌处理后的材料接种到不定芽诱导培养基WPM1,在适宜温度、光照时长与强度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诱导出不定芽,接着在此培养基继续培养实现不定芽增殖。

  3. 不定芽伸长诱导:将带有不定芽的愈伤组织切块放入不定芽伸长培养基WPM2,在与之前相同的温光条件下培养,约20天不定芽可伸长一定长度。

  4. 丛生芽生根培养:茎长符合要求的丛生芽接种于生根培养基WPM3,同样温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苗基部生根,至一定时长平均根长可观。

栽培技术

移栽

播种苗,扦插苗当年可移栽,提前1天将苗床浇透水,起苗时要不伤根,挑选无病虫害的优质苗木进行移栽,灌足水,以利苗木正常生长,同时防治病虫害,施肥、除草松土。

定植

播种苗、扦插苗通常生生长到第3年即可出圃定植,也可用野生苗移栽定植,通常在秋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进行,可行栽或穴栽,提前一天施足基肥,浇透水,起苗时不伤主根。按行栽植时行距宜在70-80厘米,株距20-30厘米,按穴栽植时穴间距离60-70厘米,每穴栽苗2-3株,栽时将幼苗栽入穴内,当填土接近一半时,把苗轻轻向上一提,使根系舒展好,再填土踏实,然后浇水培土。定植后半月后,再浇1次水,可提高成活率,夏秋雨季注意除草松土,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防治

立枯病
兴安杜鹃重要苗床病害,病菌从幼苗及扦插苗根颈部通过气口和伤口侵入,使幼苗根颈部缢缩,之后叶片变黄,成片猝倒死亡。防治方法是播种前用消毒过的土壤育苗,保持圃地通风、透气,加强苗期管理,发病初期用70%百菌清500~800 倍液浇灌。


黑斑病

黑斑病
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时,叶片出现退绿斑点,叶片由下而上脱落。防治办法是加强管理,适当通风透气,增加散射光照,并用甲基托布津800 倍液浇灌。


黑斑病

叶肿病
初期叶片出现退绿斑点,肉质加厚、肿大,后期病斑变褐枯死。防治办法为加强田间管理,种植抗病品种,发现病叶及时摘除;盆栽杜鹃宜放置在通风、透光处,发病初期及高峰前用70%甲基托布津、70%百菌清1000 倍液喷雾。


叶肿病

枯梢病
初期受害的杜鹃新梢和芽凋萎变细,顶部弯曲下垂呈钩状,之后新梢木质化,直立枯死。防治办法是采用土壤轮作法,种植不宜过密,不宜两季连栽;在栽植前用甲霜灵制剂等对土壤进行消毒,控制土壤湿度;未发病时可用2.5%百菌清烟熏,发病初期可用400 倍液杀毒矾喷雾。


枯梢病

红蜘蛛
成虫主要为害植物叶背、叶柄和主脉,被害叶片表现焦枯脱落,严重影响观赏价值,7~9 月份为盛发期。防治办法,首先摘除或者烧掉病叶, 严重时喷洒40%三氯杀螨醇0.01%~0.025%溶液。


红蜘蛛

军配虫
寄生植物叶背面,被害植物叶背面出现黄褐色斑点。可喷洒50%锌硫磷7~10 天喷一次,连喷2~3 次。


军配虫

近种区别

兴安杜鹃和迎红杜鹃是《中国植物志 》分类中同属迎红杜鹃亚属。中国有2种。

部位
兴安杜鹃
迎红杜鹃
生活型
半常绿灌木。
落叶灌木。
幼枝被鳞片和柔毛。
小枝细长,疏生鳞片。
叶片
叶片近革质,顶端钝圆片。
叶片质薄,顶端锐尖、渐尖、稀钝。
鳞片
下面密被鳞片,鳞片覆瓦状或彼此邻接,或相距为其直径之半或1.5倍。
下面鳞片相距为其直径的2-4倍。
花冠长1.3-2.3厘米。
花冠长2.3-2.8厘米。
蒴果长圆形。
蒴果圆柱形,暗褐色。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兴安杜鹃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名单。IUCN:无危(LC)。

种群现状

不同海拔梯度的兴安杜鹃呈现不同种群特征。低海拔落叶松林中,幼龄级个体多,死亡率与消失率低、存活率高,属增长型,未来数量呈增长态势。中低海拔白桦林里,中龄级个体数量突出,相应死亡率、消失率低,为稳定型种群,受密度制约,未来趋于衰退。高海拔落叶松林中,种群个体少,属增长型但趋势弱,受环境限制,整体种群数量趋于稳定。

致危因素

乱采滥挖、私收乱购的现象,导致其遭到破坏。

保护措施

2022年,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了关于野生兴安杜鹃保护的通知。依据通知要求,需即刻展开野外巡护工作,且安排专业人员专项负责,将重点聚焦于集中连片生长的野生兴安杜鹃群落,对其实施重点防护举措,全力遏制滥采野生兴安杜鹃以及毁林等破坏行为,以切实保障珍贵野生植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叶入药,药材名满山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具有止咳祛痰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具有镇咳、平喘祛痰、降压、利尿、镇痛等作用。

经济价值

兴安杜鹃是杜鹃家族中比较耐寒的种类,其花色艳丽芬芳,深受人们喜爱。花艳丽夺目,可片植、孤植形成美丽景观,也是岩石园造园的上等材料。

观赏价值

兴安杜鹃根系发达,是良好的水土保持树种,其根盘根错节,可制做盆景、根雕等工艺品,其花鲜艳夺目,开花早,点缀北方早春的寒山,令人赏心悦目,感到春意盎然,花期长,是一种美丽的观赏植物和蜜源植物,因此兴安杜鹃可广泛应用在医药、园林、生态、工艺品和行道树。








兴安杜鹃植株

现代研究

以兴安杜鹃叶为原料,用95%的乙醇提取其中的活性物质,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乙醇提取物中的活性物质,对氯仿相、乙酸乙酯相及乙醇提取物进行杀虫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它们都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乙酸乙酯萃取相的杀虫效果没有乙醇提取物及氯仿萃取相的杀虫效果明显。分别采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分析兴安杜鹃叶乙醇提取物及各萃取相的杀虫活性成分的化学组成、化学结构和相对含量。

含有挥发油、杜鹃醇、熊果酸等化学成份。杜鹃花中含有黄酮类物质、香豆精、三萜类、有机酸、氨基酸等多种成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