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船点:舌尖上的江南非遗
苏州船点:舌尖上的江南非遗
2025年1月,苏州河首推餐饮主题航班,游客们可以在游船上一边欣赏河岸美景,一边品尝地道的苏州美食。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市民游客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也让苏州船点这一传统美食再次走进大众视野。
苏州船点的历史渊源
苏州船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相传吴王夫差在太湖泛舟时,开创了宫廷船菜之风。作为“东方威尼斯”,苏州自古以来就是水乡泽国,各类船只穿梭于水道之间。其中,沙飞船、灯船、游船等都设有“厨房”,而船点则是船上宴席中不可或缺的点心。
精致的制作工艺
苏州船点的制作工艺堪称一绝,被誉为点心界的“阳春白雪”。船点一般分为粉点和面点两大类,其中粉点多用米粉制作,采用天然植物色素进行上色,色彩斑斓,形态各异。其造型灵感多来源于自然界的花卉植物、鱼虫鸟兽,栩栩如生,宛如艺术品。
得月楼是苏州船点的代表性老字号,其制作的船点在江浙地区享有盛誉。得月楼的船点小巧玲珑,四季有别,口味造型精细。“玉鹅千姿”是其代表作品之一,观赏时仿佛能感受到玉鹅戏水的乐趣。
非遗传承人的匠心精神
在非遗传承方面,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船点第三代传承人吕杰民功不可没。他不仅在各类活动中展示精湛的制作技艺,还通过讲座和课程传授技艺,培养新一代传承人。2024年10月,吕杰民在苏州城市学院开设讲座,向大学生们展示船点制作技艺,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和学习这门传统手艺。
创新发展,融入现代生活
近年来,苏州船点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积极融入现代生活。2022年12月,苏州河游船通航后,船点与游船观光相结合,推出了餐饮主题航班。游客们可以在游船上一边欣赏河岸美景,一边品尝美食,体验独特的江南文化。
此外,各类社区和高校活动也积极推动船点文化的传播。例如,姑苏区道前社区开设《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船点制作技艺》课程,让居民们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苏州城市学院则将船点制作纳入《江南苏味食物营养》课程,通过美食制作和品鉴,推动食品产业与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等领域的深度融合。
苏州船点不仅是美食,更承载着江南水乡的历史文化。通过不断创新和传承,这门古老的技艺正在焕发新的生机,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和欣赏这份独特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