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诗奴”贾岛,为何与推敲一词,以及“郊寒岛瘦”成语有关呢

创作时间:
2025-01-22 20:48:2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诗奴”贾岛,为何与推敲一词,以及“郊寒岛瘦”成语有关呢

唐代诗人贾岛,以“推敲”一词和“郊寒岛瘦”的成语而闻名于世。他独特的诗歌风格和严谨的创作态度,不仅在唐代诗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为您讲述这位被后世尊称为“诗奴”的唐代诗人贾岛的传奇故事。

“推敲”的由来:一字之师,千古佳话

贾岛,字阆仙,一作浪仙,于公元779年出生,是唐范阳(今北京西南)人。早年家境贫寒,曾居房山石峪口石村。约在贞元九年(793年),贾岛因生计无落,于北岳恒山出家。法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他一生穷愁,爱好苦吟作诗,其诗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五律,重词句锤炼。

谈及“推敲”一词的诞生,不得不提贾岛与韩愈的那段脍炙人口的文坛佳话。相传青年时的一日,贾岛去访隐士李凝家时,先敲门,后又推门,才发觉家中无人,归来时得一联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敲)月下门。”他对诗中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斟酌未定,还在吟哦中不时作出“推”与“敲”的手势,一路入迷忘我。

适逢当时的尚书职方员外郎韩愈外出路过此地,贾岛回避不及,撞上韩愈的侍卫队第三引导那儿才被拦住,侍卫将他带到韩愈面前,贾岛据实诉说,“因未定‘推'、‘敲',神游物外,不知回避。”韩愈听后既没有责备他,略思片刻后还笑道:


“推敲”一词的概念画

“我看还是用‘敲’好,万一门是关着的,推怎么能推开呢?再者去别人家,又是晚上,还是敲门有礼貌呀!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静中有动,岂不活泼?”贾岛听后,恍然大悟,连声称妙,从此与韩愈结下不解之缘,更因这一字之改,成就了“推敲”的典故,流传千古。

从此,“推敲”一词成为了文学创作中精益求精、反复琢磨的代名词。它不仅仅是对文字的选择,更是对意境的雕琢,对情感的细腻把握。贾岛的这种对诗歌艺术的极致追求,不仅体现在“推敲”二字上,更贯穿于他的整个创作生涯,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独特的韵味和深远的意境。

“郊寒岛瘦”:风格独特,意境深远

如果说“推敲”是贾岛诗歌创作态度上的体现,那么“郊寒岛瘦”则是对其诗歌风格的高度概括。这一成语,源于宋代苏轼的《祭柳子玉文》:“元轻白俗,郊寒岛瘦。”其中,“郊”指的是孟郊,“岛”自然是贾岛。

孟郊与贾岛,两位唐代诗人,均以清苦孤峭、简啬深邃的诗歌风格著称,他们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人生苦难的深刻体悟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共鸣和艺术享受。特别是贾岛的诗歌,往往以清冷的意象、孤高的情感,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例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中:“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寥寥数语,便将隐者超脱尘世、逍遥自在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而《题李凝幽居》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更是以其精练的语言、深远的意境,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郊寒岛瘦”不仅是对贾岛诗歌风格的概括,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体现。它代表着一种在逆境中坚持自我、在清苦中追求精神的升华的文人情怀。贾岛的诗,如同他的人一样,清瘦而坚韧,孤高而深远,让人在品味之余,不禁对这位“诗奴”的才情和品格肃然起敬。


“诗奴”贾岛画像

贾岛的诗歌世界:苦吟精神,禅意人生

贾岛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了坎坷与波折。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虽还俗入仕,但仕途并不顺畅,一生多辗转流离。然而,正是这样的生活经历,赋予了他诗歌中那份独特的清苦与孤峭。他的诗歌,往往以自然景物为载体,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寄托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感悟。

贾岛是“苦吟派”诗人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创作,注重字斟句酌,力求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能精准地传达出内心的情感。他的这种创作态度,不仅体现在对文字的推敲上,更体现在对诗歌整体意境的营造上。他的诗歌,往往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营造出一种深邃悠远的意境,让人在品味之余,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

同时,贾岛的诗歌中,还蕴含着一种深深的禅意。他曾在寺庙中度过了一段漫长的岁月,这段经历,不仅让他对佛教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更让他学会了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苦难与挫折。他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和对宇宙真理的追求,让人在品味之余,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和升华。


贾岛诗赏析

结语:诗魂永存,精神不朽

贾岛,这位被后世尊称为“诗奴”的唐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严谨的创作精神蜚声唐代诗坛,并与诗风相似的孟郊齐名,被宋代大文豪苏轼合称为“郊寒岛瘦”。贾岛有名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被小学语文课本收录后,其超脱闲逸的形象便为世人所知。

贾岛的苦吟精神代代相传。晚唐诗人李洞、五代的孙晟等人均十分推崇贾岛,将其视为偶像膜拜。清人朱彝尊也曾给予客观评价:“浪仙诗虽尚奇怪,然稍落苦僻一路。”这充分证明:贾岛的诗魂永存、精神不朽。


贾岛雕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