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来袭,小心心跳加速!
房颤来袭,小心心跳加速!
什么是房颤?
房颤,全称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跳动是由窦房结发出的电信号控制的,每分钟60-100次。而房颤时,心房的跳动频率可高达350-600次/分,且电信号混乱无序,导致心脏跳动不规律且快速。
房颤的症状多样,有的患者会感到心跳加快、心悸、胸闷、气短,有的则可能完全没有感觉。但无论有无症状,房颤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隐患。
房颤的危害不容忽视
房颤的危害远不止于让人感到不适,它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卒中:房颤时,心房内的血液容易形成血栓。如果血栓脱落,随血液流动到脑部,就可能引发卒中(中风)。数据显示,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是非房颤患者的4-5倍,致死率近20%,致残率近60%。
心力衰竭:长期的房颤会使心脏负担加重,最终可能导致心力衰竭。据统计,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患者的心衰发生率分别为33%、44%和56%。
认知功能下降:房颤还会影响大脑功能,增加认知功能下降、痴呆的风险,即使没有发生卒中,房颤也可能导致学习能力、记忆力下降。
肾功能损伤:约40%-50%的房颤患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且肾功能会随时间推移逐渐恶化。
如何诊断和治疗房颤?
房颤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心电图检查,这是最直接有效的诊断方法。此外,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病史、体征以及可能需要的其他检查(如超声心动图、血液检查等)来综合判断。
房颤的治疗目标是控制心率、恢复窦性心律、预防血栓形成和卒中。治疗方法包括:
- 药物治疗: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β阻滞剂、抗凝药物等。
- 非药物治疗: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控制体重、规律作息等。
- 手术治疗:如导管射频消融术等微创手术,或在必要时进行心脏手术。
如何预防房颤?
房颤的预防主要从生活方式和健康管理入手:
健康饮食:均衡摄入各类营养,多吃全谷物、蔬菜水果,适量摄入肉类,避免高油高糖饮食。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保持心态平和。
定期体检:特别是65岁以上人群,以及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
控制危险因素: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避免吸烟、过量饮酒等不良习惯。
房颤虽然危害大,但通过合理预防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果出现心跳加快、心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