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抓蜈蚣:捕捉与购买指南
怎样抓蜈蚣:捕捉与购买指南
蜈蚣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野外捕捉蜈蚣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同时也可以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取。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捕捉和购买蜈蚣的相关知识。
野生蜈蚣捕捉
捕捉时间
捕捉蜈蚣一般在春末夏初,尤以惊蛰至清明期间为最佳。此时期蜈蚣异常活跃,容易捕捉,且腹内无卵,捉回后不久即可交配和产卵,有利于增加蜈蚣数量。立夏过后,多数雌体潜到隐蔽的地方产卵和蜕皮,较难捕捉。
捕捉方法
- 挖窝诱捕
- 白天捕捉:使用单齿耙、铁铲等工具,在蜈蚣栖息的地方翻挖土层,掀起石头、砖块。
- 夜间捕捉:晚上8点至次日凌晨3点是蜈蚣的觅食时间,在其隐栖的场所,用电筒或避风油灯寻找。发现蜈蚣后,迅速用长镊子或竹夹将其夹住,放入准备好的竹蒌、塑料袋、小竹篓或广口玻璃瓶内。
- 引诱捕捉
- 在蜈蚣经常出入的阴暗潮湿地方挖一小沟,沟内放置鸡骨头、鸡毛、鸡血或鸡肠、猪骨、猪皮等动物残渣,上面覆盖少许松土或碎石。保持湿度在30%左右。每隔10天将沟内残渣翻开捕捉一次,每次捕捉后需要添加新的食物并洒水保湿。
购买蜈蚣
目前蜈蚣养殖一般作为药材,宠物市场很少见有卖活宠物蜈蚣的,可以到当地农村去收购,或者在购物网站上(如:淘宝)进行购买。
捕捉注意事项
安全防护:蜈蚣的头部两侧有一对毒颚,捕捉时要尽量避免被咬伤。捕捉时,可以用钉耙或竹片轻轻压住蜈蚣身体,然后用食指准确地按住头部,迫使毒颚张开而不能合拢,再以拇指与中指配合,捏住头部捕获放人篓里。
暂养处理:刚从野外捕捉回来的蜈蚣,身体带菌较多,若不进行消毒处理,发病率和死亡率将大大提高。在驯化过程中,最终半年成活率一般在1/5左右。在放养时,则应按大小不同分级放人一个缸或是池内暂养。若是大小不同的几十条放在一个缸内,由于过于密集而容易发生相互残杀,因此,应该在池内先做好窝,放人蜈蚣后喷少许酒,并放一些多汁的蔬菜、瓜果及肉类等伺料,最好放黄粉虫,尽量避免发生互相残杀的现象。
购买建议:由于野生蜈蚣活体攻击性极强,若是个体较大的蜈蚣,两条放一容器就会有一条被吃掉的危险。因此,野性及个体较大的蜈蚣,捕捉回来时最好分开单个饲养,驯养一段时间后再合并一起词喂,避免造成经济损失。另外需注意的是,由于野生蜈蚣活体攻击性极强,如果不是自己捕捉,而是采取购买野生蜈蚣方式的话,一定要注意核算成本。一般捕捉者都是在捕到当时就把蜈蚣处死,因为活体野生蜈蚣攻击性强。所以捕捉者一般不愿意捕捉活蜈蚣销售,除非价格提高一倍。还有很多捕捉者因为怕蜈蚣跑掉等各种原因,使用各种不适合的工具。用不恰当的力道对蜈蚣进行捉拿,导致蜈蚣内伤。若购买这样的活体蜈蚣,成活率一般在百分之几。所以自己不具备捕捉能力的农户最好直接购买优良驯化的种蜈蚣,可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成活率及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