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总统府:一座建筑,半部中国近代史
南京总统府:一座建筑,半部中国近代史
南京总统府,这座见证了中国近代史风云变幻的建筑群,承载着太多的历史记忆。从太平天国的天王府,到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府,再到国民政府总统府,最后成为今天的中国近代史博物馆,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中国近代史的沧桑。
历史沿革:从两江总督署到近代史博物馆
1840年鸦片战争后,这里成为清朝两江总督的办公场所。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这里被改建为天王府。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在这里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篇章。1927年,蒋介石在此成立国民政府,使之成为国民党的政治中心。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升起了解放军的红旗,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建筑特色:中西合璧的建筑瑰宝
总统府的建筑风格独特,中西合璧,既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又融入了西方建筑的元素,是研究中国近代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
门楼是总统府的标志性建筑,八根爱奥尼亚立柱,三樘拱形镂空铁门,每拱两扇,向内开启,涂黑漆,中镀飞金,铰链、插销、铁锁、暗扣等五金大件从法国进口。北侧是方形,寓意“外圆内方”,又含“天圆地方”之意。门前一对石狮是清两江总督署辕门的遗物。
大堂是总统府的主体建筑,硬山顶单层双檐,与二堂以穿堂相连。原址为太平天国金龙殿,又称“荣光大殿”,相传洪秀全病逝后即葬于殿中。清兵攻占天京后,大殿被毁。两江总督曾国藩于同治九年(1870) 后重建了两江总督署大堂,即现在的大堂。
西花厅是一座仿法国文艺复兴样式的建筑,是孙中山先生的临时大总统办公室。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即以此为大总统办公室。1月2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内阁会议也在这里举行。
子超楼是典型的民国公共行政建筑,因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字“子超”故又称“子超楼”。由南京鲁创营造厂承建,耗资106952元银元)。设计者虞炳烈。
煦园是著名的江南园林,明朝初年为汉王府花园,以汉王朱高煦府邸花园,取其名中的“煦”字而得名(一说由清朝大学士英和的字“煦斋”而得名)。清朝为两江总督署花园。太平天国建天朝宫殿时予以扩建。因花园位于宫殿西侧,又称“西花园”,与东花园相对称。清军破城时被毁,曾国藩于同治九年(1870年) 重建。
重点参观区域:三大展区各具特色
总统府分为中、西、东三个参观区域,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看点。
中区(中轴线)主要是国民政府、总统府及所属机构;西区是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办公室、秘书处和西花园,以及参谋本部等;东区主要是行政院旧址、马厩和东花园。一系列展馆和史料陈列,则分布在这三个区域中。
实用贴士:参观前必读
-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8:30-18:00(3月-10月)或17:00(11月-次年2月)
- 门票:35元
- 免费政策:70岁以上老人、军人、残疾人、18岁以下未成年人等
- 参观建议:建议从门楼进入,沿着中轴线依次游览,最后参观西区和东区。整个参观时间大约需要2-3小时。
南京总统府,这座见证了中国近代史变迁的建筑,如今静静地矗立在南京城中,向每一位到访者诉说着那些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故事。无论是对历史感兴趣的学者,还是普通游客,这里都是了解中国近代史的绝佳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