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脑溢血后遗症中医康复指南:从理论到实践

创作时间:
2025-01-22 21:03:3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脑溢血后遗症中医康复指南:从理论到实践

脑溢血后遗症的康复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除了西医的治疗手段,中医康复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医大师刘祖贻教授指出,脑溢血后遗症的治疗应以温阳活血法为核心,通过中药调理和中医外治方法,帮助患者逐步恢复健康。

01

中医理论基础

从中医角度来看,脑溢血后遗症属于“中风”范畴。刘祖贻教授认为,中风后遗症的形成与肾虚和血瘀密切相关。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肾精化气,肾气乃物质的功能表现,气分阴阳,阴阳互依互助,相互制约,共调全身脏腑之阴阳,故肾又有“五脏阴阳之本”之称。中风后日久不愈,肾气亏虚,肾精不足,脑髓失养,更使中风后期难愈。

同时,中风日久,耗伤气血,气血运化不利,血行迟滞,瘀血内生,上阻脑窍。《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指出:“血不利则为水。”明·王肯堂认为“瘀则生水”。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可为继发病因。清代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中提出“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更是创立了著名的治疗中风后遗症的补气化瘀专方——补阳还五汤。

02

中医康复方法

中药调理

刘祖贻教授根据“温阳活血”理论,创立了芪仙通络方。该方以黄芪为君,一能培补元气,益气健脾,从而补气生血,补气活血;二则补气升阳,推动肾阳宣发运化;制首乌、枸杞子与淫羊藿共为臣药,填精生髓的同时温补肾阳,意在温阳生精,肾精充足,则上行濡养脑髓,以达助阳生阴之用;丹参配伍葛根,旨在达活血化瘀,祛瘀生新之效;水蛭等虫类药破血逐瘀以通络为佐药。虫类药入络搜剔,易损伤胃气,故方中加入山楂,以促进药食运化,勿使之壅滞,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温肾益精、活血通络之功。

中医外治方法

  •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人体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改善神经内分泌,提高免疫力。常用于头晕头痛、耳鸣耳聋、睡眠障碍、焦虑抑郁、心悸胸闷、颈肩腰腿痛、中风后遗症等疾病的治疗。

  • 艾灸:利用艾草的温热作用,通过经络传导,达到温通气血经络、扶正祛邪的效果。常用于痹症、虚寒性胃肠病、中风后遗症、晕厥、神经性皮炎、湿疹等疾病的治疗。

  • 推拿:通过手法刺激人体特定部位,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的目的。适用于各类关节疼痛、骨折后功能障碍、周围神经损伤、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脑中风后遗症等。

  • 中药熏蒸:利用药物煎煮后的蒸汽,通过熏蒸机体达到治疗目的。适用于类风湿病、风湿寒性关节痛、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

03

生活调养与饮食建议

生活起居

  • 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 病室环境应安静、整洁,光线柔和,避免噪声和强光刺激。
  • 注意安全,防止跌倒、烫伤等意外。
  •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导致再出血。

饮食调理

  • 宜食用清淡、少油腻、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
  •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
  • 可适量食用具有活血祛瘀作用的食物,如桃仁、油菜、黑大豆等。
  • 对于昏迷或吞咽困难者,可采用鼻饲喂服,补充足够的水分和营养。
04

结语

脑溢血后遗症的康复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中医康复方法可以作为西医治疗的重要补充,但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同时,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逐步恢复健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