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要准备什么证明
拖欠工资要准备什么证明
一、拖欠工资要准备什么证明
若要追讨拖欠工资,通常需准备以下证明材料:
一是劳动关系证明。比如劳动合同,这是最直接的证据;若未签订劳动合同,可提供工资支付记录,如银行工资流水明细,能显示工资发放的主体、金额、时间等;工作证、服务证等能证明身份和工作岗位的证件;同事证言,证明双方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
二是工资标准证明。工资条能明确工资构成和具体金额;公司的工资发放通知、公告等,若涉及工资调整等内容,可作为确定工资标准的依据。
三是拖欠工资事实证明。比如公司出具的欠条,明确写明拖欠工资的金额、原因等;与公司负责人或相关人员关于拖欠工资事宜的谈话录音、聊天记录等,能证实存在拖欠工资的情况。
另外,若涉及劳动争议仲裁或诉讼,还需准备好个人身份信息及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等基础材料。
二、老板拖欠工资反起诉我该怎么办
面对老板拖欠工资却反起诉的情况,可按以下方式应对:
一是收集证据。整理能证明其拖欠工资事实的各类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同事证言、与老板关于工资事宜的沟通记录(包括短信、微信聊天记录、电话录音等),这些证据能有力支撑自身诉求。
二是积极答辩。针对老板的起诉内容,认真研究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找出其不合理或不合法之处,依据事实和法律撰写详细的答辩状,清晰阐述自身观点和理由。
三是寻求法律帮助。若对法律程序和相关法律规定不熟悉,可咨询专业律师,或委托律师代理案件。律师能凭借专业知识和经验,为你制定合适的应对策略,在诉讼过程中维护你的合法权益。
四是保持冷静和理性。在整个诉讼过程中,要保持冷静,按照法律程序和要求积极应对,避免情绪化行为影响案件处理结果。
三、拖欠工资十几年还能追讨吗
拖欠工资十几年能否追讨,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其一,若存在劳动关系,应适用劳动仲裁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所以若十几年间劳动关系一直存续,可申请仲裁追讨;若劳动关系已终止多年超过一年时效,申请仲裁可能面临败诉风险。
其二,若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追讨,一般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若已过诉讼时效,虽仍可起诉,但对方若以时效抗辩,法院经审查属实,会驳回诉讼请求。不过若存在时效中断、中止等法定事由,可重新计算时效,仍有追讨可能。
以上是关于拖欠工资要准备什么证明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