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晚8K制播,观众收看习惯大变样
2025年春晚8K制播,观众收看习惯大变样
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春晚”)将首次采用全国产8K装备完成“8K超高清视频+三维菁彩声音频”制作,这标志着我国广播电视技术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竖屏看春晚、AR虚拟技术等创新应用,正在改变观众的收看习惯,让这场文化盛宴更加精彩纷呈。
8K制播:国产技术的突破
今年春晚采用8K伴随4K同步制作模式,首次实现全国产8K装备全流程制作。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姜文波介绍,总台积极推进“思想+艺术+技术”融合创新,运用超高清、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立体视觉和三维声等技术,不断提升春晚的视音频质量和全媒体传播效果。
通过总台新媒体集成发布平台和“双千兆”网络,用户可以直接在手机和电视机上观看4K/8K超高清春晚。央视频电视投屏功能持续优化,实现一键“秒投”,让观众可以灵活选择观看设备。同时,通过耳机还可以收听到双耳渲染的三维菁彩声春晚电视伴音,带来沉浸式听觉体验。
竖屏看春晚:AI技术带来新视角
已连续推出四年的竖屏看春晚,今年再次升级。运用图像识别和AI跟踪技术,并结合5G-A浅压缩、低时延移动跟踪拍摄,生成明星演员候场、台上表演和下场后的视频,为用户呈现台前幕后360度看春晚细节。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还特别推出了无障碍转播版本。手语演员通过AR虚拟技术,置身春晚演播大厅进行手语“解说”。竖屏多画面包装同步呈现春晚实况与手语演员画面,辅以AI语音技术制作字幕,满足听障人士的观看需求。同时,通过音频对春晚节目进行创作解读与背景拓展,让视障人士也能“听”到春晚。
3D视频:全新的观看体验
今年春晚首次在演播大厅顶部部署由30台相机组成的云上多视角拍摄系统。这个系统以“演播厅天空环绕视角”进行摄制,利用立体视觉AI算法对多机位信号进行实时3D点云渲染,形成春晚的3D视频。
通过智能虚拟运镜手法,系统能够呈现通过传统摄像机难以拍摄的影像视频,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这种创新的拍摄方式不仅丰富了节目的表现力,也为未来的电视制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科技创新,让春晚更精彩
2025年春晚的技术创新,不仅体现在8K制播、竖屏观看和3D视频等方面,还融入了更多的科技元素。例如,中国传统建筑创演秀《栋梁》节目,就运用了总台虚实融合超高清制作系统,采用“XR+数字孪生+VP”融合拍摄技术,通过打造无限延展的虚拟舞台空间,再现中国古建的千年神韵和文化内涵。
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春晚的制作水平,也改变了观众的收看习惯。从传统的电视直播,到现在的多屏互动、竖屏观看、无障碍转播,春晚正在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拥抱新技术,服务更广泛的观众群体。
2025年春晚将于1月28日晚8点,在央视综合频道、综艺频道、中文国际频道、国防军事频道等电视频道,中国之声、音乐之声等广播频率,央视新闻、央视频等新媒体平台以及“百城千屏”8K超高清传播平台同步直播。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英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俄语频道和82种语言对外传播平台,将联动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多家海外主流媒体对蛇年春晚进行直播和报道。
科技创新正在为春晚插上科技翅膀,让这台承载着中国人春节记忆的晚会,焕发出新的活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春晚必将带来更多惊喜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