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4年基层版)》发布:LDL-C管理是关键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4年基层版)》发布:LDL-C管理是关键
近日,由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发布的《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为高脂血症的防治提供了最新的权威指导。这份指南不仅强调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中的关键作用,还提出了系统性的管理方案。
高脂血症: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的数据,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脂血症总体患病率高达35.6%,这意味着每3~4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高血脂患者。更令人担忧的是,高脂血症已悄然年轻化,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
高脂血症的危害不容小觑。它不仅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患病还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科学管理血脂水平,尤其是控制LDL-C,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
LDL-C:血脂管理的首要靶点
LDL-C因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作用,被指南确立为血脂干预的首要靶点。研究显示,高水平的LDL-C会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在正常情况下,多余的LDL-C会被运输到肝脏排出体外。然而,当含量超过血管所能处理的量时,它就会在血管壁上积累形成斑块,导致冠状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
指南根据ASCVD风险等级,制定了不同的LDL-C目标值:
- 低危人群:LDL-C<3.4mmol/L
- 中、高危人群:LDL-C<2.6mmol/L
- 极高危人群:LDL-C<1.8mmol/L且较基线降低>50%
- 超高危人群:LDL-C<1.4mmol/L且较基线降低>50%
科学降脂:生活方式与药物治疗双管齐下
生活方式干预
合理膳食: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杂豆和新鲜蔬果。推荐摄入低糖水果,如柚子、梨、草莓、蓝莓等。
适量运动: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步走、游泳或骑自行车。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超重和肥胖。
戒烟限酒: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男性每天不超过两杯,女性每天不超过一杯。
药物治疗
对于单纯依靠生活方式调整无法达标的患者,指南推荐使用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作为起始治疗。必要时可联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或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具体用药方案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定期监测:管理效果的重要保障
定期监测血脂水平是管理效果的重要保障。建议45岁以上男性、55岁以上女性至少每1-2年进行一次血脂检查,65岁以上人群则应每年检查。对于已确诊的高脂血症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高脂血症的管理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患者、家庭和医疗系统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和必要的药物治疗,结合定期监测,可以有效控制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果你或家人存在血脂异常的问题,建议尽早咨询专业医生,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