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玩手机,当心抑郁找上门!
睡前玩手机,当心抑郁找上门!
一项令人震惊的数据显示,我国有61%的人会在睡前玩手机。而瑞典的一项针对4156名20-24岁年轻人的研究发现,高手机使用频率的人在睡眠障碍和抑郁症状上的得分更高,同时感知到的压力水平也更高。
手机蓝光:大脑的“隐形杀手”
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是影响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的罪魁祸首之一。蓝光会抑制大脑松果体分泌褪黑素,这是一种促进睡眠的关键激素。当褪黑素分泌减少时,人就会感到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
更令人担忧的是,蓝光还会干扰大脑的“反奖励中枢”。这个区域负责处理负面情绪和压力。当它被蓝光刺激时,会释放出更多的压力激素,进一步加剧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伙伴”
睡眠质量的下降,不仅会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更会带来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表明,长期睡眠不足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这是因为睡眠过程中,大脑会进行情绪调节和记忆巩固。当这个过程被中断时,负面情绪就会积累,增加心理问题的风险。
专家警告:睡前玩手机的危害远不止这些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陆林院士指出,睡前玩手机不仅会影响睡眠和心理健康,还会带来其他健康隐患。例如,夜间光源(包括手机蓝光)可引起人体内分泌失调,增加糖尿病和甲状腺癌的发生风险。此外,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还会导致视力下降,引发干眼症等眼部问题。
如何摆脱睡前玩手机的“魔咒”?
设定“数字排毒”时间:每天规定一段时间不使用手机,特别是在睡前1小时内。可以尝试阅读纸质书籍、听轻音乐等替代活动。
调整手机使用习惯:将社交媒体软件的使用时间限制在每天30分钟以内。在特定活动时间(如聚餐、睡眠前后)不碰手机。
优化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适宜的温度。可以考虑使用遮光窗帘,避免光线干扰。
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育锻炼,保持均衡饮食。这些都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发现自己难以控制手机使用,或出现严重的睡眠问题,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睡前玩手机的危害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它不仅会影响睡眠质量,还会增加抑郁和焦虑的风险。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是时候采取行动,摆脱睡前玩手机的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