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圆明园遗址公园:建筑特色与保护现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圆明园遗址公园:建筑特色与保护现状

引用
北京旅游网
11
来源
1.
https://www.visitbeijing.com.cn/article/4H1h2OPGgA0
2.
https://www.sohu.com/a/805648527_121166677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C%86%E6%98%8E%E5%9B%AD%E9%81%97%E5%9D%80/202651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2VITI2A0552XK8U.html
5.
https://news.cctv.com/2025/01/17/ARTIxItPSoA0KlyHaUeqABpZ250117.shtml
6.
https://xinwen.bjd.com.cn/content/s6788f294d5de895bf83a3a07.html
7.
https://www.yinsfinance.com/article/1362922.shtml
8.
http://m.cyol.com/gb/articles/2024-03/12/content_dqW4aET07L.html
9.
https://boxun.com/archives/396400
10.
https://www.yuanyuzhoujie.com/2024/1230/28506.shtml
11.
https://www.beijing.gov.cn/ywdt/gqrd/202501/t20250115_3989843.html

圆明园,这座被誉为“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曾以其非凡的艺术魅力震撼世界。法国文学家雨果曾这样描述:“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然而,这座梦幻般的园林在1860年遭受英法联军的焚毁,大量珍宝流失海外,只留下残垣断壁诉说着往日的辉煌。

01

建筑特色:中西合璧的园林艺术杰作

圆明园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历经150余年营建,占地约352公顷,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组成。盛时的圆明园集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有着“万园之园”的美誉。

圆明园的建筑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圆明园不仅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还引入了西方建筑元素。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长春园北部的西洋楼景区,这是中国最早的欧式园林。西洋楼由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法国传教士蒋友仁等设计,具有巴洛克、洛可可风格,又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元素。建筑材料多用汉白玉石,石面精雕细刻,屋顶使用木梁,覆盖彩色琉璃瓦。

  • 丰富的建筑类型:圆明园内建筑类型多样,包括宫殿、亭台楼阁、水池喷泉等。例如,“九洲清晏”犹如中国版图缩影,“正大光明”是举办重大国事活动的场所,“勤政亲贤”是皇帝临朝理政的地方,“鸿慈永祜”是祭祀先祖的场所,文源阁则是仿照宁波天一阁建造的藏书楼。

  • 独特的园林布局:圆明园的园林布局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以水为主题。园内有大量的人造景观,如后湖景区的九个小岛象征华夏九州,还有根据神话建造的“蓬莱仙岛”。园林造景大多参考了江南地区的著名园林,西湖十景都被搬到了这里。

02

保护现状:国家重视与科技创新

圆明园遗址公园的保护工作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自1984年以来,圆明园逐步清整西洋楼、蓬岛瑶台、接秀山房、涵秋馆、别有洞天、海岳开襟、思永斋、凤麟洲、天心水面、鉴园、狮子林等遗址,并整修山形、恢复水面、修复驳岸、复建围墙,同时完成绮春园、长春园山形补砌、水系疏浚工作。早期对遗址的清整工作成为圆明园考古的发端。21世纪以来,考古工作者又发掘了长春园宫门、含经堂、坦坦荡荡、万方安和、大宫门、紫碧山房、舍卫城、澹泊宁静等遗址,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

近年来,圆明园的保护工作更加注重科技创新:

  • “数字圆明园”项目:2009年启动,根据历史文献、图档、烫样、影像资料等信息,运用数字技术对圆明园进行虚拟复原。迄今为止,全园108处景区已完成数字化复原,其中约2/3的景区实现了精准数字复原,一些建筑复原精准率达到95%。

  • “修复1860”项目:自2019年以来,圆明园开展该项目,现已修复瓷器、琉璃构件等文物77件。例如,青花缠枝莲纹瓷绣墩、翻尾石鱼等珍贵文物经过修复,重新焕发光彩。

  • 圆明园博物馆:位于绮春园的正觉寺,2023年建设完成,于10月正式揭牌。博物馆内现有“传承·守望——圆明园文物保护成果展”“百年梦圆——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归展”“圆明园石柱回归展”,系统展示了圆明园修缮复建、考古发掘、遗址保护、文物修复、流失文物研究与追索等成果。

03

创新发展:从“清河之洲”到VR体验

圆明园的保护与发展不仅限于传统方式,更融入了现代科技与创新理念。

  • “清河之洲”滨水绿廊景观提升工程:作为海淀区清河两岸综合整治提升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位于圆明园东北,西起树村闸,东到体大西桥,河道长度1.17公里,占地面积约25.73公顷。工程包括河道改造、树村闸改造和管线改移三部分内容。项目结合历史文化资源,以三山五园历史水系、圆明园四十景及清河发展脉络作为文化背景,打造“清河之洲”十景,形成特色人文景观空间。

  • 《梦回圆明园》VR项目:风语筑与圆明园官方合作开发的全球首个以圆明园为主题的3A级画质VR大空间体验项目,将于2025年寒假期间在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首发。该项目运用先进的虚拟引擎技术,通过1:1数字化复原,使观众能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圆明园之中,近距离领略其每一处细节的精致与魅力。

圆明园遗址公园的保护与修复工作任重道远,但通过国家的重视、科技的创新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这座承载着中华民族历史记忆的园林正在逐步恢复其昔日的风采,成为人们了解历史、缅怀过去的宝贵场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