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岩遗址:福建史前文明的璀璨明珠
万寿岩遗址:福建史前文明的璀璨明珠
“北有周口店,南有万寿岩。”这句考古学界的名言,道出了万寿岩遗址的重要地位。位于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的万寿岩遗址,是南方典型的洞穴类型旧石器时代遗址,其重大考古发现将古人类在福建活动的历史追溯至距今20万年前。
重大考古发现
万寿岩遗址由多个洞穴组成,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灵峰洞和船帆洞。灵峰洞的文化遗物距今20万年,而船帆洞及支洞的文化遗物则属于距今3万至1万年的时期。考古发掘出土了800余件石制品,包括断块、断片、石核、石片、石锤、刮削器、砍砸器、雕刻器、石钻等,以及900多件哺乳动物化石,涵盖斑鹿、野猪、巨獏、水牛、剑齿象、犀、鬣狗、豪猪、熊、狼、豺等41种动物。此外,遗址中还发现了大量炭屑、烧石、烧骨等遗迹。
重要的文化价值
万寿岩遗址的发现,填补了福建史前考古的空白,为研究福建生态环境、旧石器洞穴遗址的埋藏规律,以及人类生活方式提供了重要线索。遗址中发现的人工石铺地面和排水沟槽,展现了古人类的生活智慧。这些发现不仅将福建的历史提前到20万年前,还为闽台史前文化同源提供了新的证据。
遗址保护与开发
自2000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以来,万寿岩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工作持续进行。2017年,遗址被列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如今,万寿岩遗址公园已成为集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园区。
遗址公园内设有博物馆,展示遗址出土的文物和研究成果。同时,公园还开发了特色旅游线路,每年吸引游客约15万人次。在遗址公园的公共品牌体验中心,游客可以选购以“岩宝”为IP的文创产品,如钥匙扣、纪念币、书签等,感受万寿岩文化的独特魅力。
未来展望
万寿岩遗址的保护与研究工作仍在继续。2021年10月,遗址入选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项目。未来,随着考古研究的深入和遗址公园的进一步建设,万寿岩遗址必将成为展现中国南方史前文化的重要窗口,为公众提供了解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独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