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双减政策下,如何避免家庭教育的遗憾?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双减政策下,如何避免家庭教育的遗憾?

引用
澎湃
11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705757
2.
https://www.lifeweek.com.cn/h5/article/detail.do?artId=222136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425667
4.
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html?uc_param_str=frdnsnpfvecpntnwprdssskt#!wm_aid=64c262bf64ed4963a3f83b623f5d25eb!!wm_id=c3a5416a23be45fb91288c72958651a3
5.
https://www.naujsc.edu.cn/2024/0826/c56a16558/page.htm
6.
https://www.laojig.com/cms/youxiuxiguan/330.html
7.
http://www.fepb.org.cn/portal.php?mod=view&aid=197
8.
http://www.jxyf.gov.cn/yfxrmzf/zcjdk/202408/0cbc64d58c294b6db4554337886f411f.shtml
9.
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html?uc_param_str=frdnsnpfvecpntnwprdssskt#!wm_aid=4573f568a8ab4de49d755a300efb527a!!wm_id=6ff152dbc7e4464aae9da515fc5d893e
10.
https://drdj.net/education/the-greatest-misconceptions-in-education/
11.
http://m.jyb.cn/rmtzgjyb/202404/t20240421_2111183949_wap.html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许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仍存在一些误区,容易留下遗憾。本文将结合“双减”政策背景,探讨如何避免家庭教育中的遗憾,并提供具体可行的方法。

01

“双减”政策下的家庭教育新挑战

“双减”政策,即《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其核心内容是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同时从严治理校外培训机构。这一政策的实施,促使学校更加注重课堂教学质量,也给家庭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根据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的调查数据显示,70.83%的家长对“双减”政策表示满意,但也有64.17%的家长担心政策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同时,46.25%的家长表示在“双减”政策之后在孩子教育方面投入了更多资金,39.17%的家长表示花费的资金还跟以前一样。这表明,虽然“双减”政策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但家长的教育焦虑并未完全消除,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家庭教育的投入。

02

避免家庭教育遗憾的关键点

在家庭教育中,一些看似平常的行为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深远的影响,甚至成为将来的遗憾。以下几点是家长特别需要注意的:

过分干涉,抑制独立探索

孩子是天生的探险家,他们通过接触、尝试和模仿来探索世界。然而,一些父母出于安全和清洁的考虑,过度限制了孩子的自由探索。例如,不让孩子玩沙子、玩水,或经常打断他们专注的活动。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指出,这种过度干涉可能会损害孩子的自学和创造力。研究显示,缺乏早期自主探索经历的孩子,成年后可能出现学习动机不足和创造性思维减弱的问题。因此,父母应学会适时放手,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探索空间,让他们在尝试和错误中收获宝贵的人生经验。

情绪失控,造成心理创伤

许多父母在孩子哭闹、淘气或叛逆时,难以保持冷静,甚至可能诉诸吼叫、威胁或体罚。然而,这种情绪化的教育方式不仅无效,反而可能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李教授强调,6岁之前是孩子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频繁遭受消极情绪影响的孩子,成年后更易出现焦虑和自卑等心理问题。父母应学会控制情绪,以平和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即使孩子犯错,也应“就事论事”,让孩子感受到爱和接纳。

过度保护,削弱适应能力

许多父母过分保护孩子,导致他们在面对困难时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影响社会适应能力。研究表明,童年时期受到过度保护的孩子,在面对新环境和挑战时,焦虑程度较高,自我效能感较差。李教授建议,父母应在适当的时候让孩子承担一些家务,参与社会活动,学习应对小困难,以增强孩子的适应能力和自信心。

03

有效家庭教育的具体方法

面对“双减”政策带来的新挑战,家长应该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呢?以下几点建议或许能为您提供一些启发:

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父母需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品德和生活习惯。父母需要注重自己的素质和修养,遵守社会道德规范,遵守社会公德,成为孩子的引路人。

按照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培养

父母需要了解孩子的性格、兴趣和特长,精心培养孩子的素质和技能。在培养过程中,父母需要注重有计划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只有通过对孩子进行个性化培养,才能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父母需要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这不仅是了解孩子内心的窗口,还是有效教育孩子的方式之一。父母需要注重沟通的技巧和方法,以及避免失误导致沟通不良的情况。

督促孩子完成学业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业是极其重要的。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的习惯,养成主动学习和自我学习的能力。父母可以通过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参加课外活动等方式,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家庭教育是一项长期且重要的任务,父母需要理解其意义和方法,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需要以身作则、按照孩子的特长和兴趣进行培养,并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加强孩子的学习督促等等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良好的品德,具备良好的知识技能且拥有自信心的孩子。

“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家庭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家长应抓住这一契机,调整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