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CO2浓度升高:农作物产量变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CO2浓度升高:农作物产量变天?

引用
人民网
12
来源
1.
http://paper.people.com.cn/zgjjzk/html/2024-09/29/nw.zgjjzk_20240929_7-03.htm
2.
https://www.sohu.com/a/848392428_121798711
3.
https://wmo.int/zh-hans/news/media-centre/2023nianwenshiqitinongduzaidubiaoshengbingchuangxinjilu
4.
http://bookshelf.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do?id=4766807874
5.
https://wmo.int/zh-hans/media/news/2023nianwenshiqitinongduzaidubiaoshengbingchuangxinjilu
6.
https://news.un.org/zh/story/2024/10/1132951
7.
https://www.lvcaod.com/zzyh/80685.html
8.
https://m.renrendoc.com/paper/354162268.html
9.
https://www.cenews.com.cn/news.html?aid=1183118
10.
http://www.jeoie.com/news/show/111959/
11.
http://www.ieda.org.cn/xwzx/kyjz/8647ff23b6934d11815104dcfaafef39.htm
12.
https://www.szu.edu.cn/info/1161/19752.htm

2023年,全球平均二氧化碳(CO2)浓度达到420.0 ppm,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1%。这一数据不仅刷新了历史纪录,更引发了人们对未来粮食安全的担忧。研究表明,CO2浓度的持续升高正在悄然改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对全球粮食安全构成新的挑战。

01

CO2浓度升高: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的《温室气体公报》,2023年大气中CO2的增幅高于2022年水平,年度增长2.3 ppm,标志着连续第12年增幅超过2 ppm。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一趋势仍在持续,且速度惊人。从1984年到2023年,全球平均CO2浓度增加了42.9 ppm,增幅高达11.4%。

02

农作物产量:机遇与挑战并存

高浓度的CO2对农作物生长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它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生长速度和生物量,这种现象被称为“施肥效应”。然而,过犹不及,过高的CO2浓度会导致植物气孔关闭,降低水分利用效率,反而影响作物产量。

更复杂的是,CO2浓度升高还会通过影响气候、土壤等因素间接影响农作物产量。例如,高温和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可能会抵消CO2施肥效应带来的正面影响。此外,不同作物对CO2浓度的响应也存在差异,这使得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03

营养成分下降:隐藏的危机

除了产量变化,CO2浓度升高还会影响农作物的营养成分。以日本“米荒”为例,2023年夏季,日本平均气温创下1898年有记录以来新高,导致稻米产量和品质双双下降。研究发现,高温和高CO2浓度会导致稻米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降低,影响作物的营养价值。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影响可能具有长期性。日本国立农业和食品研究机构预测,到2040年左右,境内三分之一田地所产谷物可能存在质量下降情况,每年预计造成4.014亿美元的潜在经济损失。

04

科学家的应对之道

面对这一挑战,科学家们正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分析腕足动物化石中的硼同位素,揭示了CO2在地球气候调节中的关键作用。这项研究不仅为我们理解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更为应对当前挑战提供了历史借鉴。

在日本,科研人员正在加快耐热稻米品种的研发和推广。目前,已有如Kinu-musume和Koshi-ibuki等抗热品种获得较大推广。研究显示,如果温度上升不超过3摄氏度,通过种植抗热品种可以防止稻米减产。

05

未来之路:机遇与挑战并存

面对CO2浓度升高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多管齐下的策略:

  1. 加强碳排放控制:制定科学合理的碳排放政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 优化农业生产:调整农业结构,推广耐候作物品种
  3. 科技创新: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4. 国际合作:加强全球范围内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正如WMO秘书长席勒斯特•绍罗所说:“这些不仅是统计数字。浓度每增加百万分之一、温度每上升0.1度都会对我们的生活和地球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面对这一全球性挑战,我们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共同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