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DSM-5 & 新版中国指南:ADHD诊断标准大揭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DSM-5 & 新版中国指南:ADHD诊断标准大揭秘

引用
36氪
9
来源
1.
https://36kr.com/p/3066923845710720
2.
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f4668426121f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14A058CU00
4.
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064885825999
5.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97828
6.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1958
7.
https://www.brainmed.com/info/detail?id=48813
8.
https://www.forwardpathway.com/128867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3%A8%E6%84%8F%E5%8A%9B%E4%B8%8D%E8%B6%B3%E9%81%8E%E5%8B%95%E7%97%87

近期,《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和新版《中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相继发布,带来了ADHD诊断标准的重要更新。这些变化不仅体现了医学界对ADHD认识的深化,更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依据。

01

DSM-5诊断标准的重要更新

DSM-5对ADHD的诊断标准进行了重要修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起病年龄的调整:将ADHD的起病年龄从7岁之前延长至12岁之前。这一变化意味着更多在学龄期后期才表现出症状的儿童将被纳入诊断范围。

  2. 成人诊断标准的放宽:对于17岁及以上的青少年和成人,如果在过去6个月内有5项或以上症状,即可考虑诊断为ADHD。这一标准的放宽有助于提高成人ADHD的识别率。

  3. 症状持续时间:明确指出症状需要持续6个月以上,才能考虑ADHD的诊断。

  4. 症状数量的具体要求:对于16岁及以下的儿童,需要在过去6个月内有6项或以上症状;对于17岁及以上的青少年和成人,则需要5项或以上。

02

中国指南的更新亮点

新版《中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也带来了重要更新,特别是在成人ADHD的诊断和治疗方面:

  1. 重视成人ADHD:指南首次明确指出成人ADHD的重要性,强调其症状可能持续到成年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长期影响。

  2. 一线治疗药物推荐:指南推荐哌甲酯和托莫西汀作为ADHD的一线治疗药物。这两种药物都是通过调节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帮助改善注意力和减少冲动行为。

  3. 替代治疗方案:对于对传统药物反应不佳或无法耐受的患者,指南建议使用安非他酮作为替代治疗方案。研究显示,安非他酮在改善ADHD症状方面效果与哌甲酯相当,且副作用较少。

03

专家解读:更新背后的深意

这些更新反映了医学界对ADHD认识的深化:

  1. 减少漏诊:起病年龄的调整和成人诊断标准的放宽,有助于减少ADHD的漏诊率,让更多患者能够及早获得诊断和治疗。

  2. 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案:指南中提到的药物治疗方案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选择,特别是对于那些对传统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

  3. 强调遗传性和神经生化机制:研究表明,ADHD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双生子研究发现遗传度约为80%。神经生化研究则发现,患者大脑中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功能水平较低,这为药物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04

早期识别和干预的重要性

ADH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不仅影响儿童的学习和社交能力,还可能持续到成年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长期影响。新版DSM-5和中国指南的发布,为我们提供了更准确的诊断标准和更全面的治疗方案。如果怀疑孩子或自己有ADHD的症状,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科学评估和诊断。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