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联合国糖尿病日:教你科学监测血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联合国糖尿病日:教你科学监测血糖

引用
澎湃
12
来源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257305
2.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661642?commTag=true
3.
https://m.sohu.com/a/754803280_190955/?pvid=000115_3w_a
4.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1-27/doc-incxnrzn6805717.shtml
5.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5922462095914741
6.
https://m.sohu.com/a/805719153_121864028/?pvid=000115_3w_a
7.
https://www.un.org/zh/observances/diabetes-day
8.
https://www.fortunebusinessinsights.com/zh/industry-reports/blood-glucose-meters-market-100770
9.
https://health99.hpa.gov.tw/news/19662
10.
https://www.yantian.gov.cn/cn/service/yljk/jbyf/jkdt/content/post_11740613.html
11.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400575129903825471/
12.
https://bydrug.pharmcube.com/news/detail/178cda8d620096a0643e52811515e480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健康”。据统计,全球每5秒钟就有一个新发糖尿病病例,每10秒钟就有一个人因糖尿病去世。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科学监测血糖是控制糖尿病的关键步骤。

01

家庭血糖监测:传统方法与注意事项

目前,最常用的家用血糖监测方法是指尖血糖监测。具体步骤如下:

  1. 检查血糖试纸的有效期和储存条件
  2. 清洗双手并保持干燥
  3. 用酒精消毒无名指指尖(注意不要使用碘酒)
  4. 等待酒精挥发后,用采血针采血
  5. 将第二滴血液置于试纸上(弃去第一滴)
  6. 读取血糖仪显示的数值

然而,在家庭监测中,很多患者会陷入一些误区,影响监测效果。例如:

  • 错误地认为抽血前需要停用降糖药
  • 检查前一天刻意节食以获得“理想”结果
  • 将餐后血糖误认为是吃完饭两小时后的血糖
  • 只重视空腹血糖而忽视餐后血糖

这些错误做法都会影响血糖监测的准确性,进而影响病情控制。

02

新型血糖监测技术:从侵入到无创

随着科技的进步,血糖监测技术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传统的指尖血糖监测虽然准确,但需要频繁采血,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便。而新型的连续血糖监测系统(CGM)和无创血糖监测设备正在改变这一现状。

连续血糖监测系统通过皮下植入的传感器,可以24小时不间断监测血糖变化。以微泰二代为例,这种设备每分钟更新一次血糖值,可以连续使用15天,患者无需频繁采血。同时,通过配套的APP,可以直观看到血糖变化趋势,便于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

无创血糖监测技术则更进一步,通过红外线、超声波等非侵入性方式监测血糖,完全避免了采血的痛苦。例如,DiaMonTech公司正在研发的设备,可以通过红外光束穿透皮肤来检测血糖水平。

03

如何选择适合的血糖监测设备

面对传统和新型监测方法,患者应该如何选择呢?

  • 对于需要频繁监测血糖的患者(如1型糖尿病患者),连续血糖监测系统是更好的选择。它不仅能提供更全面的血糖数据,还能减少采血带来的痛苦。
  • 对于偶尔监测的患者,可以选择新型的无创血糖仪,使用更便捷。
  • 对于预算有限的患者,传统的指尖血糖仪仍然是经济实惠的选择,但要注意操作规范。

04

使用动态血糖监测设备的注意事项

虽然新型血糖监测设备使用更便捷,但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1. 正确佩戴位置:一般建议佩戴在手臂外侧“拜拜肉”处,距离腋窝边缘5-7cm。
  2. 定期校准:虽然设备本身准确度高,但仍需定期与指尖血糖进行对比校准。
  3. 注意防水:虽然很多设备具有防水功能,但仍需避免长时间浸泡。
  4. 遵循医嘱:监测数据应与医生沟通,不要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持续上升,科学监测血糖已成为每个糖尿病患者必须面对的课题。从传统的指尖采血到新型的连续监测系统,技术的进步为患者带来了更多选择。但无论选择哪种监测方式,都需要遵循科学的方法,避免常见误区,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管理血糖,预防并发症的目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