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窿山:乾隆六访的江南名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穹窿山:乾隆六访的江南名山
引用
网易
等
9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E7E74M005568QKN.html
2.
https://www.sohu.com/a/801864241_120379696
3.
https://you.ctrip.com/travels/suzhou11/4140713.html
4.
https://www.travel4u.com.tw/group/itinerary/PVG06CA00/
5.
https://www.lxyrd.cn/ms480.html
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313/08/32730899_1117008353.shtml
7.
http://www.dili360.com/ch/mag/detail/971.htm
8.
http://hrczh.cass.cn/sxqy/kgx/202406/t20240625_5761023.shtml
9.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22/17/5701732_1137355328.shtml
穹窿山,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苏州市太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峰箬帽峰海拔341.7米,被誉为“吴中之巅”,集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于一体。
01
乾隆六访的神秘之地
穹窿山最引人注目的历史趣闻,莫过于乾隆皇帝六次登临的故事。这位热爱江南的皇帝,为何会对这座山情有独钟?据史料记载,乾隆帝首次登临穹窿山是在乾隆十六年(1751年),此后又在乾隆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和四十九年先后五次登临。每次登临,乾隆都会留下诗文和题匾,足见他对穹窿山的喜爱。
02
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
穹窿山不仅是一座自然景观的宝库,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山上有中国五大名台之一的“朱买臣读书台”,相传是西汉名臣朱买臣的读书处。此外,还有韩世忠的玩月台、乾隆帝的御道等人文遗迹,每处都承载着一段段历史佳话。
03
现代游客的穹窿山之旅
对于现代游客来说,穹窿山是一处集登山、赏景、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旅游胜地。从穹窿山北门进入,门票80元,可以提前在网上购票。游客可以选择徒步或乘坐观光索道上山。徒步路线从御道开始,两侧竹林和树荫环绕,空气清新宜人。必打卡的有望湖楼和孙武苑,从望湖楼可以俯瞰整个苏州的美景。下午可以继续游览圣湖和魔幻城堡,这里适合带孩子一起玩耍。
04
实用贴士
- 交通:自驾可通过苏福公路直达景区入口;公共交通可乘地铁1号线木渎站转64路或地铁2号线桐泾公园站转43路到达。
- 住宿:建议选择位于市中心或交通便利的酒店,便于游览各个景点。
- 门票:部分热门景点如拙政园、苏州博物馆等需要提前预订门票,建议提前规划好行程并预约。
- 穿着:穿着舒适的鞋子和衣物进行游览,因为苏州的景点较大且需要长时间步行。同时,带上防晒霜、雨伞等用品以应对多变的天气。
穹窿山不仅是一座山,更是一部浓缩的江南文化史。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历史,这里都能让游客感受到独特的魅力。如果你计划来苏州旅游,不妨抽出一天时间,登上这座“吴中第一峰”,感受乾隆皇帝六次登临的魅力所在。
热门推荐
俄罗斯的水下核獠牙:揭秘亚森级攻击核潜艇,三招完爆美国海狼
内存泄漏之如何通过RAMMap跟踪内存泄漏?
北京发布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 推荐连花清瘟等用于治疗成人流感
汽车传感器种类大全:从霍尔传感器到毫米波雷达
WiFi已连接但无法上网怎么办?5种实用解决方案帮你快速恢复网络
防静电腕带工作原理与类型
药品生产技术革新,六大新兴技术值得关注
周敦颐与《爱莲说》 理学在江西的绽放
老年人低血压怎么办?六种饮食调理方法
骨科外用小膏药:缓解疼痛的神奇法宝
从入门到精通:全面解析篮球扣篮技巧
“核酸大王”张核子被限消后,上传乘坐商务座力证未被影响
解读币安研究院报告:2024 降息周期来临,全面解析美联储政策影响
每天坚持食用一个马铃薯有何益处
科普|顺畅呼吸,美好睡眠
《星露谷物语》蘑菇树桩的超详细介绍与机制(第一篇)
高效管理者如何委派工作
PVC、PE、PA、PP四种穿线波纹管有什么区别?
继续沦为二当家?三巨头危机,他的能力要压不住了!
多地发文放春假 如何放引热议 专家:应逐步推进
世卫组织呼吁:停止使用电热水壶,否则会诱发癌症?告诉你真相
全球最先进的10款战斗机排行榜:从韩国KF-21到美国F-35
海南有人中招!警惕这种毒虫
探索自然与工程的奇迹:中国最美的十座水库之旅
李嘉诚拥有世界上52个集装箱码头,而且还是脸书的大股东之一
表演艺考生台词选材:小众、深情与独特表达
庄子:生有涯,知无涯
光遇云野冒险任务的难度如何逐步增加
田间地头好“枫”景 奏响普法“春耕曲”
三国时期的货币史与金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