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知识全解析:如何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知识全解析:如何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是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为了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我们需要牢记五大要点。这些要点涵盖了从食品选择、储存到烹饪和食用的全过程,旨在帮助我们避免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的风险。接下来,我们将逐一解析这些要点,让您对食品安全有更全面的了解。
五大关键要素确保食品安全
包括保持清洁、生熟分开、彻底煮熟烧透食物、在适宜的温度下储存食物,以及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这些要点涵盖了食品安全的全过程,提醒我们时刻关注食品的安全与健康。
如何确保日常生活中的食品安全
一、保持清洁
频繁洗手。在处理食物前后,如厕后,接触宠物或垃圾后,以及处理熟食和用餐前,务必用流动的安全水洗手,并用纸巾或干净毛巾擦干。
餐具和厨具要彻底清洗。使用流动水冲洗餐具和厨具,并经常进行蒸煮消毒,以确保其清洁卫生。
维持厨房整洁。保持厨房空气流通,定期清洁地面、洗菜池和冰箱内外。同时,要彻底清洗用后的洗碗布和抹布,并经常更换。
二、生熟分离
生熟食物要分开储存。生的肉、禽、蛋、海产品、蔬菜等应放在冰箱的底层,而可直接食用的乳制品、熟肉制品等则应放在上层。确保冰箱中的食物生熟分离,防止交叉污染。
使用专用厨具和容器。处理生熟食物的厨具、容器要分开使用,案板和刀具也要分别清洗干净,以防止微生物交叉污染。
三、确保食物充分煮熟
掌握适当的烹调技巧和温度。通过适当的烹调方法和温度,可以杀死几乎所有有害微生物。例如,加工肉、禽、蛋等食物时,应确保达到70℃以上的温度,以保证食用安全。
再次食用时要彻底加热。对于室温下放置的熟食或从冰箱里取出的生冷熟食,特别是剩饭剩菜,必须进行彻底的加热才能食用。
四、在适宜的温度下保存食物
安全的温度范围是5℃以下或60℃以上,这个范围内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会受到抑制。因此,在准备和储存食物时,应确保食物处于这个适宜的温度范围内,以保持其新鲜和安全。
避免室温存放。熟食在室温下不宜超过2小时,应尽快冷藏(5℃以下)或保持60℃以上。长时间室温放置会增加微生物繁殖风险,因此建议出锅后立即食用。
食物冷却后再冷藏。热食物直接放入冰箱会导致超负荷运转和致病菌大量繁殖,因此需待其冷却至室温再存入。
减少肉类冻融。大块肉类在冷冻前应分割并分别包装,以避免反复冻融造成的腐败和营养流失。
定期清理冰箱。无论是冷藏还是冷冻,食物都不宜久存。定期清理可防止交叉污染和食物变质。
避免食用过期食品。购买和食用时需注意保质期,以确保食品安全。
五、确保水源和原料安全
选择新鲜的蔬果和主粮,适当清洗削皮以降低风险。
制作食品时全程使用安全水,包括清洗、加工、烹饪用具和餐具的清洁,以及洗手。
避免使用未经处理的河水、雨水和雪水,以防环境污染导致的食源性和水源性疾病。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五大要点”涵盖了食物加工的关键环节,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了有效指导,适用于各类食品加工场所和家庭厨房。
新冠防控科普
食品安全与新冠病毒防控知识问答
Q
食品及其包装材料是否可能被新冠病毒所污染?
A: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食品被新冠病毒污染的方法包括保持个人卫生、加强食品加工场所的清洁消毒、合理安排食品加工流程等。同时,需要定期接受新冠病毒检测,确保自身健康状态良好。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应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确保食品加工的安全与卫生。
为了避免和预防食品被新冠病毒污染,食品从业人员在疫情期间必须严格遵循食品生产经营规范和要求。同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也必须严格执行我国现有的食品生产经营管理措施和规范标准,并参考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及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食品生产加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指南,确保食品加工经营环境及设施的卫生消毒。
此外,食品从业人员应加强自我健康监测,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离岗就诊并报告,严禁带病从业。在集体食堂、餐饮企业等重点场所工作的人员,还需注意勤洗手,并穿戴必要的工作服(帽)和口罩。同时,公共环境物品如水龙头、门把手等应定期清洗并消毒。
对于冷冻食品的生产经营,我国已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措施和标准规范,企业应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在制定关于冷链食品的生产经营卫生规范,该规范将涵盖生产、加工、销售、运输、储存等各个环节,提出具体的食品安全规定,旨在全面提升食品冷链的卫生状况并有效预防疾病。
消费者在处理和加工怀疑被新冠病毒污染的食品时,只要遵循正确的方法,感染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与日常处理食品时的注意事项相同,消费者应牢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食品安全五要点,并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在处理食物和包装前后,务必勤洗手,以避免用污染的手触摸口鼻眼。
清洗食物时需谨慎,防止水花飞溅。建议不要在水龙头下直接冲洗生肉制品,以防溅洒污染。若需清洗,可将肉放入清洁水中进行。
烹饪过程中,要随时清洗和消毒台面及厨具,加热蒸煮是有效的消毒方式。
确保储存和处理食物的容器、刀具、案板等生熟分开,特别是处理生肉和生水产品时,以防止交叉污染。
食物必须烧熟煮透。冠状病毒不耐热,正常烹饪温度下即可杀灭。
做好的食品应尽快食用,常温下不宜超过2小时。无法及时食用的食物需冷藏或冷冻,剩饭剩菜食用前需充分加热。
购买食材时选择新鲜的肉、水产品等,并在清洗、加工食物及清洁烹饪用具和餐具时使用清洁的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