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花灯:新春最炫民俗风
秀山花灯:新春最炫民俗风
“歌花灯哎,舞花灯哎,村村寨寨闹花灯哎,跳得喜鹊报喜来,跳得百花齐盛开……”随着欢快的曲调响起,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春节氛围被推向高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彭兴茂正带领他的花灯表演团,在各个乡镇间穿梭往来,为当地群众送去新春的祝福。
秀山花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的宫廷花灯。据记载,宋代时皇帝御赐两盏花灯给秀山当地的五姓头领,这些花灯被供入传灯寺,开启了秀山花灯文化的先河。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秀山花灯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融合了歌舞、戏剧、吹打、纸扎等多种艺术元素。
艺术特色:多元艺术的完美融合
秀山花灯的表演形式独特而丰富。通常由两人一组进行表演,一人手执花灯,另一人手持折扇或手帕,通过优美的舞姿和动听的歌声,演绎出各种故事情节。表演中还常常穿插着杂技和戏曲元素,使得整个演出更加生动有趣。这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表演形式,不仅展现了艺人的才华,也体现了土家族和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春节演出:最热闹的民俗盛宴
春节是秀山花灯演出最集中的时间段。从腊月二十开始,彭兴茂和他的表演团就开始忙碌起来。他们需要准备表演道具,熟悉曲目,还要为新加入的年轻人进行培训。按照传统,花灯表演从正月初二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期间,表演团队会走村串户,为每家每户送去新春的祝福。
在秀山的各个乡镇,花灯表演都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特别是在洪安古镇和秀山西街,这些保存完好的古街上,花灯表演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表演者们身着华丽的民族服饰,手持精致的花灯,在悠扬的音乐伴奏下翩翩起舞,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当地居民前来观看。
传承与发展:古老艺术的现代演绎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加入到花灯文化的传承中,彭兴茂每年都会专门留出时间,为对花灯表演感兴趣的年轻人进行指导。同时,秀山县也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推广花灯文化。比如,将花灯元素融入群众广场舞和学校课间操,举办花灯名嘴宣讲、花灯大家跳等活动,打造“秀山花灯大舞台”文化品牌。
此外,当地政府还在积极推动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春节期间,除了花灯表演外,还会举办非遗大巡游,将龙灯、舞狮、苗绣、土家织锦等非遗项目一同展示,形成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秀山花灯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承载着土家族和苗族人民的历史记忆,展现了当地民众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秀山花灯正在以全新的姿态,焕发出勃勃生机,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