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好腔调”传统戏剧数字应用上线,18个剧种2909条曲牌一键可达
“浙江好腔调”传统戏剧数字应用上线,18个剧种2909条曲牌一键可达
12月22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数字应用上线仪式正在举行。随着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广胜和浙江省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吕建楚共同按下启动装置,“浙江省传统戏剧音乐曲牌数字应用”正式上线,标志着浙江传统戏剧保护进入数字化新阶段。
该应用围绕浙江18个剧种、58个省级以上传统戏剧类非遗代表性项目,首期即收录2909条曲牌、3403条视频资源。用户不仅可以通过应用了解浙江传统戏剧的基本情况,还能通过内置的AI智能问答系统深入了解相关知识,真正实现“一屏看全局,一键达预览,一触品经典”的便捷体验。
这一创新举措的背后,是浙江对传统戏剧保护的持续深耕。近年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在数字化展示方面不断探索,通过沉浸式多媒体体验、传承人现场表演等方式,让非遗文化焕发新生机。正如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郭艺所说:“活态遗产是动态的,仅仅通过文物展览无法充分展现出这些遗产的魅力。”
与数字应用上线同步推出的,还有2024“浙江好腔调”传统戏剧展演系列活动。活动采用“1+1+4”模式,即1个数字应用、1场交流活动和4场专场展演,从12月20日持续至25日,为观众打造一场浙江腔调的戏剧视听盛宴。
截至目前,活动已成功举办“浙江好腔调”风华万代昆剧专场、2024“浙江好腔调”长三角戏剧发展交流、浙江婺韵乐团传统经典戏剧音乐会等内容。其中,昆剧《奈何天》的演出让观众感受到传统戏曲的魅力,而浙江婺韵乐团的音乐会则通过现代配器手法,为传统曲目注入新活力。
更令人期待的是,12月24日和25日还将有两场重磅演出:2024“浙江好腔调”长三角戏剧专场将汇聚沪剧、柳琴戏、淮剧、淮北梆子戏、徽剧等多剧种名家;传统戏剧曲牌活化创作作品专场则将传统曲牌与现代音乐元素融合,带来流行歌曲与戏剧唱腔的跨界碰撞。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展现了浙江在非遗保护方面的创新实践,也为全国非遗数字化保护提供了有益借鉴。正如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胡雁所说:“通过数字化手段,让非遗文化不仅得以保存,更能以新的方式融入当代生活,展现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