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天津社科院专家解读:北方小年习俗背后的深厚文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天津社科院专家解读:北方小年习俗背后的深厚文化

引用
百度
8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0%8F%E5%B9%B4/9280829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994185
3.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501/22/WS67902ceda310be53ce3f2d50.html
4.
http://kpzg.people.com.cn/n1/2025/0122/c404214-40406553.html
5.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790670fe4b09f022e59e1fe.html
6.
https://finance.sina.cn/2025-01-22/detail-inefvcyf7224205.d.html?oid=%ED%86%A0%ED%86%A0%EA%B2%80%EC%A6%9D%20%EB%A8%B9%ED%8A%80%EB%9E%AD%ED%81%AC,%ED%86%A0%ED%86%A0%EA%B2%80%EC%A6%9D%20%EB%A8%B9%ED%8A%80%EB%9E%AD%ED%81%AC,%ED%86%A0%ED%86%A0%EA%B2%80%EC%A6%9D%20%EB%A8%B9%ED%8A%80%EB%9E%AD%ED%81%ACxt4&vt=4&cid=76729&node_id=76729
7.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50120/2e1f79ca262f46f58274cd2dc495e95c/c.html
8.
https://news.ycwb.com/2025-01/22/content_53197596.htm

腊月二十三,北方传统的小年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通过各种习俗活动,迎接新年的到来。那么,小年到底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文化内涵呢?

01

小年的起源: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

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指出,小年的形成,源于古人对季节、收成、天象和历法的认识,是农耕文明的重要文化成果。在甲骨文中,“年”字就是人背禾的象形字,《说文解字》也提到“年,谷熟也”。随着历法知识的进步,古人根据天象和物候确定四季循环,年便成为这一循环的最佳概括。

02

主要习俗:祭灶、扫尘与吃糖瓜

祭灶:送神上天言好事

“二十三,糖瓜粘”,这句民谣道出了小年最重要的习俗——祭灶。灶神,又称灶王爷或司命,是中国民间特别崇拜的神灵。传说灶王爷自上一年除夕子时起,一直守护和监察家庭,到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这家人的善恶行为。因此,人们会在灶王像前摆放贡品,其中最特别的就是“糖瓜”。这种又甜又黏的食品,意在让灶王爷多说“甜言蜜语”。

扫尘:除旧布新迎新春

送走灶王爷后,人们开始进行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各种清扫、洗刷,意在除旧布新,驱晦纳吉,干干净净迎新年。早年住房主要靠窗户纸采光挡风,扫房时要糊新纸,粘贴各种有吉祥寓意的吊钱、剪纸,门上贴驮元宝的肥猪,墙壁上贴上年画。

吃糖瓜:甜蜜的开始

糖瓜是小年的节令食品,主要原料是麦芽糖,掺黄米熬制而成。它的粘性很大,如果拉伸成长条,就叫“关东糖”;搓成扁圆形状,就叫“糖瓜”。古时,糖瓜又叫“胶牙饧”,“饧”就是糖,从名字就看出了这种糖瓜的粘性之大。诗人白居易写过一句“岁盏后推兰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饧”,说明这种糖至少在唐代就已经是比较流行的节令食品了。

03

文化内涵:辞旧迎新与祈福平安

小年的各种习俗,都蕴含着辞旧迎新、祈求平安的美好愿望。通过祭灶,人们希望获得神灵的庇佑;通过扫尘,表达对新生活的向往;通过吃糖瓜,寄托对甜蜜生活的期待。这些习俗不仅是一种仪式,更凝结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追求美好的文化精神。

小年已至,春节不远。让我们在这些传统习俗中,感受浓浓的年味,迎接新年的到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