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节后如何克服“社交时差综合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节后如何克服“社交时差综合症”?

引用
少数派
8
来源
1.
https://sspai.com/post/93713
2.
https://mcy.xiaowazi.com/ciaznw.html
3.
https://m.voc.com.cn/xhn/news/202403/19633557.html
4.
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124/5224234334011044.shtm
5.
https://edgedc.org/psychology
6.
https://www2.deloitte.com/cn/zh/pages/about-deloitte/articles/deloitte-research-issue-89.html
7.
https://www.mindbodygarden.com/chinese
8.
https://rs.yiigle.com/cmaid/1506233

春节假期结束后,许多人可能会遭遇“社交时差综合症”,表现为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波动和压力增大等问题。专家建议,可以通过接纳自己的情绪、逐步恢复工作节奏、设定清晰目标等方式来进行心理调适。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沟通与合作也是重要的手段。如果你正面临类似问题,不妨试试这些方法,帮助自己快速回归正常生活轨道。

01

什么是“社交时差综合症”?

“社交时差综合症”是指长假之后重返工作岗位时,很多人会感觉浑身倦怠,提不起精神。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长假期间社交活动和睡懒觉等会导致睡眠模式失常以及生物钟紊乱,这种现象叫做“社交时差综合症”。

其症状包括: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问题、手脚笨拙、总感觉不舒服、乏力、疲劳和易怒。早上极不情愿地离开热被窝,起床后感觉倦怠,夜晚入睡困难,白天却无精神。

02

为什么会在春节后出现这种现象?

  1. 长假期间社交活动频繁:春节期间,亲朋好友聚会增多,作息时间变得不规律。

  2. 睡眠模式改变:假期里晚睡晚起成为常态,生物钟被重新调整。

  3. 生物钟失调:长假期间充分自由的“睡眠/清醒模式”被打破,导致不适应。

  4. 电子设备使用过度: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影响睡眠质量。

03

如何应对“社交时差综合症”?

  1. 固定起床时间:保持每天同一时间起床,即使在休息日也不要超过工作日起床时间2小时。

  2. 早起接受光照:早晨接受阳光照射,帮助调整生物钟。每次晒太阳5-30分钟,夏季5分钟,冬季至少30分钟。

  3. 调整房间亮度: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调节房间亮度,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4. 适量运动:如慢跑、散步等轻度运动,帮助调整身体状态。

  5. 合理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避免过冷、过硬、过辛辣的食物。

  6. 心理调适:逐步恢复工作节奏,设定清晰目标,调整心态。

  7. 适量补充褪黑素:在医生指导下,可以考虑补充褪黑素帮助调整睡眠。

  8. 逐步恢复工作节奏:给自己一些时间适应,不要急于求成。

  9. 保持健康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

  10. 积极沟通与合作:与同事多交流,共同克服节后综合征。

04

结语

“社交时差综合症”是长假后常见的现象,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有效应对。重要的是要给自己一些时间,逐步调整,相信很快就能重新找回最佳状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