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李瑞英的主持秘籍:28年零失误背后的坚守与热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李瑞英的主持秘籍:28年零失误背后的坚守与热爱

引用
网易
6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S2D8BL0516FI5I.html
2.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02A09COO00
3.
https://www.wattpad.com/list/1665018869-nsdlhtelegrambele878
4.
https://www.yikaow.com/yikao/86324.html
5.
https://www.nwpu.edu.cn/info/1198/86138.htm
6.
https://m.yule.360.com/content/3579131

在央视《新闻联播》的主播台上,有这样一位传奇主持人:她创造了28年零失误的惊人纪录,成为无数播音学子心中的楷模;她曾在亲人遭遇意外的悲痛时刻,依然坚守岗位完成直播;她就是被观众亲切称为“国脸”的李瑞英。

01

从军区大院到央视主播

1961年,李瑞英出生在北京一个军人家庭。军区大院里的胡同,是她儿时的玩乐之处。在那片土地上,伴随着军号声,她逐渐成长起来。军人父亲所具备的坚毅和纪律性,像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不知不觉间对她产生着影响。年幼的李瑞英,很早便对文学艺术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只要学校举办朗诵比赛或者文艺表演,她必然会率先积极报名。她的声音清脆动听,发音字正腔圆,好似就是为舞台而存在的。特别是她那纯正的北京腔调,在顿挫起伏之中,常常能吸引大家的视线,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

1979年,命运的轨迹开始缓缓发生变化。北京广播学院对外招生的消息,宛如一道希望之光,点燃了李瑞英心底对播音梦想的那股热情之火。她毅然决然地决定奋力一试,报考这所她朝思暮想的院校。可是,备考的道路并非毫无阻碍。竞争极为激烈,来自五湖四海心怀播音梦想的学子们齐聚一处,每一个名额都备受争抢。李瑞英陷入了困惑与无奈的境地,她明白自己的机会非常难得,却又忧虑自己准备不够充分。

彼时,命运悄然降临。一个面容和蔼的老者出现在她眼前,此人正是北广的张颂教授。张颂教授目光敏锐,一下子就发觉李瑞英身上所潜藏的巨大潜力。他宛如一位充满智慧的领路人,跟李瑞英诉说了诸多极具启发性的言语。他细致地教导她怎样更好地施展自身优势,怎样改善自己的不足。在张颂教授的精心帮扶下,李瑞英似乎寻得了前行的方向。她就像一艘张起帆的船,满怀信心地朝着未知的远方驶去。于是,她成功迈进了北京广播学院的大门,开启了播音生涯的全新篇章。

踏入北京广播学院(北广)之后,李瑞英就像一块干燥的海绵遇到水一般,如饥似渴地汲取播音知识方面的营养。在校园里的各个角落,都能寻觅到她专心致志钻研的踪迹。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校园操场的时候,她就已经手拿稿件,充满感情地朗读起来。她的声音在空荡荡的操场上四处飘荡,每一个读音都充满着她对播音的热爱之情。到了夜晚,在图书馆的灯光照耀下,她埋头于教材和词典之中,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地仔细探究,绝不让任何一个发音的细微之处被遗漏。为了纠正自己的北京口音,她为自己规划了严格的训练方案。

她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练习,不管是在食堂排队等候打饭的时候,还是漫步于校园小径之际,都会口中不停嘟囔着。她照着镜子,认真审视自己的口型,多次反复地去修正发音。即便在睡觉之前,教材和字典也总是被放置在她的床头,一旦有了灵感或者产生疑问,她就会马上翻看查阅。如此这般,历经漫长时间的持续努力,她慢慢从一个发音有些生涩、表达略为生硬的初学者,转变成了一名发音标准规范、技艺相当熟练的播音行家。她的勤奋努力与自身才华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认可,“铁嘴”这个称号也在校园里不声不响地流传开来。

1984年,李瑞英于北京广播学院以优异成绩毕业,随后被分配至江苏电视台。刚踏入职场时,她仅仅是个无人知晓的小播音员,然而其对待工作的热忱与认真,恰似一颗耀眼的明星,在江苏电视台快速闪烁光芒。每一次播音任务,她都做得一丝不苟,不管是新闻稿件的播报,还是节目主持工作,她都会精心筹备。她细致地钻研稿件内容,深入领会每个字词的意义,竭力把最精确、最鲜活的信息传达给观众。她的付出没有付诸东流,不久之后,她的专业能力和独特的魅力就得到了领导与同事的认可,在主持工作上逐步崭露头角。

1987年,距离当时已有三年的时间,李瑞英在自己的职业生涯里迎来了一个极为关键的转折点——成功地踏入了中央电视台。这个舞台是她多年以来朝思暮想之处,也是其播音事业开启新征程的起点。在这儿,她和罗京成为搭档,二人组合备受观众的喜爱,被称为“黄金组合”。每晚,他们宛如天籁般的声音会准时在《新闻联播》中响起,伴随着众多家庭度过一个个静谧的夜晚。站在央视舞台上,面向全国观众的李瑞英,眼神里透着坚定与自信。她那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清脆明亮的嗓音以及准确无误的发音,恰似一把奇妙的钥匙,开启了观众获取信息的大门。她播报新闻时,表情严肃又自然,每一个手势、每一个眼神都把握得恰到好处,将新闻内容清晰流畅地传达给观众,使人们能够在第一时间知晓国内外的重要事件。

02

专业素养:28年零失误的秘诀

在央视的28年职业生涯中,李瑞英创造了令人惊叹的零失误纪录。这一成就的背后,是她对专业素养的不懈追求。

首先,她有着扎实的专业训练。在北广学习期间,她每天清晨就在操场练习发音,晚上在图书馆钻研教材,甚至连吃饭排队的时间都在练习。为了纠正北京口音,她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对着镜子反复练习口型。这种严苛的训练让她从一个发音生涩的初学者,成长为一名技艺精湛的播音员。

其次,她对待工作的态度极其认真。每次直播前,她都会仔细研究稿件内容,查找相关资料,确保对新闻事件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她深知作为新闻播音员的责任重大,每一个发音、每一个表情都代表着央视的形象和国家的声音。因此,她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03

职业精神:在悲痛中坚守

1998年的一天,李瑞英遭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考验。在《新闻联播》直播前夕,她接到电话得知6岁的儿子从楼上摔落,正在医院抢救。任何一位母亲在听到这样的消息时,都会心急如焚。但李瑞英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她必须在直播中保持专业和冷静。

在短暂的内心挣扎后,她凭借惊人的意志力调整好情绪,以最专业的状态走上主播台。直播中,她的声音平稳有力,表情严肃自然,完全看不出内心的悲痛。只有在直播结束后,她才奔向医院,面对病床上的儿子失声痛哭。

这一事件展现了李瑞英非凡的职业精神。她能够在个人悲剧面前保持专业,这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素养,更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对职业的无比热爱。

04

主持风格:端庄大气又不失亲和力

李瑞英的主持风格深受观众喜爱。她与罗京的搭档被誉为“黄金组合”,他们的声音陪伴了无数家庭的夜晚。她的主持特点可以概括为端庄、大气、专业而又不失亲和力。

在播报新闻时,她表情严肃又自然,每一个手势、每一个眼神都恰到好处,将新闻内容清晰流畅地传达给观众。同时,她又能根据新闻内容调整语气和表情,让观众感受到新闻背后的情感温度。这种专业与亲和的完美结合,使她成为央视最具影响力的主持人之一。

05

启示与传承

李瑞英的成功经验对当代主持人有着重要的启示。在当今媒体环境日益复杂、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主持人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高度的责任感和坚韧的职业精神。同时,主持人还需要在专业与亲和之间找到平衡,既要保持新闻报道的严肃性,又要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李瑞英的故事告诉我们,成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不仅需要天赋和技巧,更需要对职业的热爱与坚守。在面对个人悲剧时,她依然能够保持专业,这种精神值得每一位从业者学习。正如她自己所说:“主持人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在央视的舞台上,李瑞英用28年的坚守,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国脸”。她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主持人,也让我们明白:在追求专业卓越的同时,更要坚守对职业的热爱与责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