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凉山彝族背篓:从田间劳作到文化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凉山彝族背篓:从田间劳作到文化传承

引用
新华网
12
来源
1.
http://www.yn.xinhuanet.com/20240514/5808ba5a1ec84631a200b5060c94f0be/c.html
2.
https://github.com/shuxiao9058/wubi_table_convert_dvorak/blob/master/1.06c_16016.txt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391180
4.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347911&comments-container
5.
https://www.photobeijing.com/3327
6.
http://m.yizuren.com/tradition/wzwhyzrkx/47186.html
7.
https://www.scdfz.org.cn/scdqs/sxdq/lss/ebx/content_133500
8.
https://www.ynjjjc.gov.cn/html/zaixingdong/tiewanfanfu/
9.
http://www.isenlin.cn/sf_E342CA2DCF4C4863A3C8E8007F89E0DF_209_E508C82243.html
10.
http://nyncw.cq.gov.cn/zwxx_161/rdtt/202406/t20240604_13261716_wap.html
11.
https://society.yunnan.cn/system/2024/07/14/033143304.shtml
12.
http://www.shilin.com.cn/public/protal/zh-CHS/detail-80-33181.html

在大凉山的崇山峻岭间,彝族人民世代相传着一种独特的背负工具——背篓。这种由竹子精心编织而成的筐状物,底部方形、中间圆形,大小不一,高约1.2至1.5尺,两侧配有绳带,便于背负。它不仅是一件简单的劳动工具,更凝结着彝族人民的智慧与文化。

田间劳作的得力助手

在大凉山的梯田上,彝族农民常常身背背篓,穿梭于金黄的麦浪和碧绿的菜畦间。背篓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山地环境的特殊性,轻便耐用的材质使其成为田间劳作的理想工具。无论是收割庄稼、运送肥料,还是搬运农具,背篓都能轻松应对崎岖的山路,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日常生活的必备之物

背篓在彝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赶集时,它成了装载各种生活用品的移动仓库;走亲访友时,它又变成了携带礼物的得力助手。在一些地区,背篓甚至被用作婴儿摇篮,彝族母亲们将熟睡的婴儿放入背篓,既方便照看,又不影响日常劳作。

文化传承的载体

作为一件手工制品,背篓的编织技艺承载着彝族文化的精髓。它不仅是劳动工具,更凝结着彝族人民的智慧与匠心。在彝族村寨里,编织背篓的手艺代代相传,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背篓上精美的编织图案,往往蕴含着彝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大凉山的彝族村寨里,背篓见证着一代又一代彝族人民的辛勤耕耘与生活智慧。它不仅是劳动生产的工具,更是彝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在现代社会,虽然各种现代化工具层出不穷,但背篓依然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彝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