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助力残疾人美好生活
移动互联网助力残疾人美好生活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正在为残疾人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从社交、学习到工作,越来越多的技术应用正在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政策引领,技术赋能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残疾人权益保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国残联和工信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支持视力、听力、言语残疾人信息消费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支持残疾人深入参与信息消费,保障其平等获取信息、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工信部还开展了“数字适老中国行”活动,推动移动互联网应用的适老化改造,首批优先推动115家网站进行改造。
智能辅助,打破壁垒
在政策的引领下,智能辅助设备和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为残疾人生活带来便利。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举办的一次无障碍智能设备体验活动中,视障人士兰桂玲体验了智能门锁后表示:“如果家中以后安装了这些智能设备后,将会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和安全。”
语音读屏软件、智能电视、AI字幕实时语音转文字等各类科技助残产品,正在帮助残疾人“听见”“看见”。宁夏盲人协会副主席杨靖玉表示:“有了扫地机器人,一些做饭洗衣的设备,包括空调的控制等,我们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去使用。”
企业创新,助力融合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残疾人需求,通过技术创新助力无障碍建设。vivo与中国残联公益组织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启“声声有息”公益计划,将捐赠1000台以上搭载无障碍功能的新款手机。腾讯视频则上线“无障碍剧场”,面向视障用户提供免费优质的无障碍观影服务,首批已上线190部经典影视作品的无障碍版本。
挑战仍在,未来可期
尽管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调查显示,目前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的残疾人中,参与网上挂号、网上银行和网上购物的比例均较低。这背后的原因主要包括交互操作过于复杂,认知理解存在较大差异,以及缺乏一定的安全信任。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推动技术创新,提高社会关注度,让移动互联网真正成为残疾人生活中的“好帮手”,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共享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