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米多酚对2型糖尿病的防控作用及机制研究
黑米多酚对2型糖尿病的防控作用及机制研究
近年来,全球糖尿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的统计,截至2021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5.37亿 人,我国糖尿病患者更是高达1.41亿 人,居全球首位。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长期的药物降糖不仅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寻求有效的饮食干预方法控制血糖是糖尿病防治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国内外学者过去30余年间的研究已经充分证明:增加全谷物的摄入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全谷物是膳食中重要的酚类化合物来源,而黑米作为酚类化合物含量最高的大米品种备受关注,研究其对2型糖尿病的改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黑米多酚在2型糖尿病的病情控制上展现出较好的效果,不仅具有降糖和降脂的功效,而且具有保肝护肾和抗氧化的作用;黑米多酚能够激活IRS1/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胰岛素抵抗水平;通过提升肠道菌群的丰富度与多样性,黑米多酚有助于调整肠道内优势菌门,减少Firmicutes并增加Bacteroidota的数量,降低F/B值,还可提高Alloprevotella、Lachnospiraceae-NK4A136-group、Prevotellaceae_UCG-001和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
龚二生教授
赣南医学院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龚二生,博士,特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8年博士毕业于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015—2017年美国康奈尔大学食品科学系访问学者,江西省高层次引进人才,赣州市赣南特色食品功能因子开发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负责人,Frontiers in Nutrition、Life专刊首席客座编辑,Journal of Future Foods杂志青年编委,Chemistry and Drugs Studies杂志编委,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Food Chemistry等49 个国际期刊(SCI期刊30 个)审稿专家,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会员,中国营养学会会员,赣州市营养学会食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从事全谷物酚类化合物降糖和抗氧化机制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 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1 项,赣南医学院高层次人才项目1 项、校级博士科研启动基金1 项和横向课题3 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 项和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目标导向项目2 项。主持获得沈阳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Food Chemistry等国内外期刊发表科研论文39 篇,SCI收录32 篇,ESI全球前1%高被引论文3 篇,H指数为18;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 项;参加国际会议并作学术报告6 次;参编《浆果营养与健康》专著1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