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导师跳槽后,我们该如何选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导师跳槽后,我们该如何选择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70096933_121901402/?pvid=000115_3w_a

在当前高校中,导师跳槽已不再是罕见的现象。人们往往会关注导师跳槽带来的高薪和高地位,但却很少关心那些因此陷入困境的学生。尤其是当导师离职后,学生们将面临更换导师或保留学籍的选择,同时也需应对学习环境的改变、实验经费的中断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继续深造成为了他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中南大学喻海良教授表示,对于导师实力强大的情况,学生可以选择跟随导师的步伐。在研究生阶段,关注的重点已从学校品牌转向导师的品牌影响力。然而,这种情况较为罕见,因为在国内,研究生归属权归属于学校,导师在跳槽时难以携带自己的学生。

若学生更看重原学校的声誉,可以选择保留学籍并跟随导师的脚步,这种联合培养的方式有助于延续研究课题。当然,另一条路则是更换导师,这在国内较为普遍。但在早期更换导师对学生的负面影响较小,而在中期更换则可能导致学生面临新的导师对其“不冷不热”的情况,甚至可能影响研究方向,导致“延期毕业”的风险增加。

在国外,学生遇到导师跳槽时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国外的研究生更多地在导师名下,由导师负责发放奖学金。因此在导师跳槽至其他高校时,可以在征得学生同意的前提下将其项目和基金带至新学校。例如,Jessica Toothaker 的导师 Liza Konnikova 从匹兹堡大学跳槽至耶鲁大学,Jessica Toothaker 对此进行了记录并发表在 Science 上。最初,她对导师的决定感到冲动,很快决定跟随搬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开始思考个人生活和职业抱负的问题,如家庭、生活成本等。最后,她选择了留在原校并开始新的博士生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