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衢州孔庙与孔氏南宗家庙:儒家文化探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衢州孔庙与孔氏南宗家庙:儒家文化探秘

引用
澎湃
8
来源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196899
2.
http://www.xinhuanet.com/20240927/cc15f8e486ba4f468b46fe7f53a440af/c.html
3.
https://m.sohu.com/a/820848472_121948408/?pvid=000115_3w_a
4.
https://post.smzdm.com/p/a5xkdn3l/
5.
https://m.newsduan.com/static/content/ZS/2024-04-26/1233373152127524981.html
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30/17/82545838_1130059415.shtml
7.
https://www.rujiazg.com/article/28168
8.
http://m.quzhou.bendibao.com/jingdian/quzhoukongmiao/content/

在浙江省衢州市,有一座承载着近九百年历史的孔氏南宗家庙,它不仅是孔子后裔祭祀先祖的圣地,更是儒家文化在江南地区传承发展的重要见证。作为中国仅有的两座孔氏家庙之一,衢州孔氏南宗家庙与曲阜孔庙南北呼应,共同守护着儒家文化的薪火相传。

01

历史渊源:南渡孔裔的安身立命之所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南侵,宋高宗赵构仓皇南渡。孔子第48代嫡长孙孔端友率领族人随驾南行,最终在衢州安顿下来。宋高宗感念孔端友的忠诚,特赐家衢州,并建立家庙。从此,衢州成为孔子后裔的第二故乡,孔氏南宗家庙也成为全国仅有的两座孔氏家庙之一。

家庙的建立,不仅是孔氏家族南迁的见证,更体现了儒家文化在江南地区的扎根与传承。自那时起,孔氏南宗家庙便成为国家祭祀孔子、地方官员朝圣以及孔氏族人祭祖的重要场所。

02

建筑特色:江南儒学的庄重典雅

衢州孔氏南宗家庙的建筑布局严谨,中轴对称,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庄重与典雅。家庙主要建筑包括大成殿、思鲁阁、六代公爵祠等,各建筑之间以廊庑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

大成殿是家庙的主体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黄琉璃瓦覆盖,气势雄伟。殿内供奉孔子及四配十二哲的牌位,每年的祭孔大典都在此举行。

思鲁阁是家庙中最具特色的一座建筑,它不仅是孔氏南宗家庙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南孔文化的象征。思鲁阁内原藏有孔子及亓官夫人的楷木像,现藏于山东孔子博物馆。阁内现藏的宋先圣遗像碑,高196厘米,宽80厘米,青石刻作,相传为唐代吴道子所绘,孔端友南渡时携来衢州勒石供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03

文化传承:儒家思想的江南薪火

孔氏南宗家庙不仅是祭祀场所,更是儒家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自南宋以来,这里一直是孔氏族人研习儒学、传承家风的中心。家庙内保存的大量碑刻、匾额、楹联,都是儒家文化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衢州孔氏南宗家庙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和国际交流,让南孔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每年的祭孔大典、儒学论坛、文化讲座等活动,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学者和游客前来参与。2023年12月,浙江科技学院的孔子学院奖学金生代表们身着中国传统汉服来到家庙,近距离感受儒家思想的深刻内涵。

与孔氏南宗家庙隔街相望的中国儒学馆,建筑面积达10105平方米,于2016年开馆。作为衢州弘扬南孔文化、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载体,其定位于儒学文化的体验中心、展示平台、传承推广中心和儒学典籍的收藏中心。如今,该馆秉承推动南孔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理念,也不断推出高品质、多样化的展览、讲座、培训和体验活动。

04

当代意义:南孔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在新时代,衢州孔氏南宗家庙不仅是儒家文化的传承基地,更成为中华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衢州市推出了《南孔》音乐剧,并已开启2024年全国巡演;在英文社交平台脸书上开设“Confucius Says”(子曰)账号,围绕孔子思想遗产、南孔文化资源、衢州城市魅力等内容,不断向海外受众宣介孔子思想与南孔文化,努力让南孔文化从典籍中走出来、从学术中走出来,使其神形兼备、内外兼修。

2024年9月28日,正值孔子诞辰2575周年纪念日,《衢州市南孔文化传承发展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共七章四十五条,明确了南孔文化的内涵,建立了南孔文化资源名录制度,为南孔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衢州孔氏南宗家庙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载体,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在新时代,它将继续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作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贡献独特的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