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头汗:中医视角下的健康预警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头汗:中医视角下的健康预警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88841790_121948385
2.
https://m.baidu.com/bh/m/detail/sv_6169744382110674021
3.
https://m.baidu.com/bh/m/detail/qr_2752975532440355314
4.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831/c14739-40310029.html
5.
https://news.gmw.cn/2024-08/31/content_37534991.htm
6.
https://www.zhongxiang.gov.cn/art/2024/8/5/art_13282_1091744.html
7.
http://szyyj.gd.gov.cn/zyyfw/dyjc/content/post_4504153.html
8.
http://www.bjacm.com.cn/cn/index/526_15367_120073
9.
https://td.fyun.cc/detail/9f3347f39884c9549bfdc28a44ecb81ab88fb2b7.html

头汗,即仅头部或头颈部出汗较多的现象,在中医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身体所有的阳经都经过和交汇于头部,因此头部阳气最盛。当阴未能制阳,阳热上蒸时,就会出现头汗频繁的情况。

头汗的中医辨证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01

湿热交蒸

湿热交蒸型头汗患者常表现为舌质发红,舌苔黄白腻明显,脉濡数。这种类型多见于肝胆疾病患者,由于郁阻化热,湿热熏蒸,循经上越引起头汗多。患者平时还可能感觉腰酸背痛,手脚乏力,懒言懒动,伴有恶寒发热现象,口渴感明显,两眼和面部皮肤黄染,小便不利。但头汗主要以颈部为界,身上很少汗出。调理思路是清热渗湿,可选用茵陈、柴胡、黄芩、栀子、白术、淡竹叶等中药。

02

血瘀生结

血瘀生结型头汗患者表现为舌尖舌面发红,舌苔黄腻,舌根有较多瘀斑,脉沉实或沉紧。这是热病的典型表现,可能与近期食用辛辣食物过多有关。患者头汗大量渗出,胃中空虚,烦躁不安,睡眠不稳定,容易惊醒,半夜还会身体发热,小腹时常有坠胀痛感,小便清长,大便发黑。调理思路是除痹破血,可选用大黄、芒硝、肉桂、桃仁、甘草等中药。

03

阳气亏虚

阳气亏虚型头汗患者表现为舌头分两段,前段舌淡红,后段舌苔白,脉弱虚浮。这是久病致虚的问题,多见于久病未愈、长期服药的患者。由于体质虚弱,面色无华,筋骨无力,整天恹恹的,这是肝肾不足,气血失养的典型症状。患者不仅有头汗,前胸后背也时常有汗,手脚发凉,神情萎靡,遇到突然降温还经常会感冒。调理思路是温阳补气,可选用黄芪、肉桂、附子、干姜、白术等中药。

04

脾虚日久

脾虚日久型头汗患者表现为舌体发胖有齿痕,舌苔白腻,脉滑数。这是脾不健运和脾虚问题,影响到胃腑功能。患者在吃饭时头汗明显,还可能有脸色白、牙龈肿痛、气短乏力、口臭烧心、心悸失眠等症状。调理思路是补中益气,可选用补中益气丸,并注意随证加减化裁。

头汗不仅是一种独立的症状,还可能与其他症状相关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例如,半边头汗可能是中风或神经系统疾病的预警信号,需要及时进行头颈部磁共振检查。此外,身上发冷头上冒汗可能与感染或低血糖有关,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如果发现异常头汗,应及时就医,通过中医辨证或现代医学检查明确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头汗虽看似平常,但背后可能隐藏着身体的健康信号,不容忽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