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系第二号人物张作相,为人厚重,早年孤苦晚年奢侈,但大节不亏
奉系第二号人物张作相,为人厚重,早年孤苦晚年奢侈,但大节不亏
张作相是泥瓦匠出身,早年家境贫寒,只勉强读了三年私塾就不得不早早辍学,16岁就四处揽活,间或种点庄稼,虽然不怕吃苦,手艺精湛,也很难混饱肚子。
1900年,沙俄趁清朝义和团爆发趁机出兵中国东北,张作相的老家辽西也陷入了战乱,日子混不下去了,本来就穷还受欺负,他的族人被大户所杀,他为族人报了仇,想着反正没了活路,一咬牙投入了绿林。
在生死命悬一线的绿林生涯中,他遇见了几位铁杆,张作霖、冯德麟、汤玉麟等人,为了抱团取暖生存下去,几个人结成了拜把兄弟,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头磕在地上,以后会掀起怎样的风云。
1902年,张作霖全伙受招安,昔日的马匪摇身一变,成了朝廷的人,张作相也官服加身,成了张作霖巡防营马队的一名哨官。
1907年是张作霖仕途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这一年,他为了取悦清廷,诱杀了另一个结拜兄弟,辽西巨匪杜立三。杜立三经营多年,私财巨万,张作霖名利双收,升任奉天防营左路统领,张作相紧随其后,水涨船高,升为管带。
张作霖紧抱着清廷的大腿一路砍杀,在东北打开了局面,目标越来越高,野心越来越大,开始把目光投向了东北军政中心,奉天。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东北的革命党人积极响应,清廷在东北三省的统治岌岌可危,总督赵尔巽借张作霖之手残酷镇压革命党人,刚从奉天讲武堂毕业的张作相随张作霖进兵奉天,开始染指东三省最高权力。
1919年,张作霖终于独占东北,任东三省巡阅使,张作相随张作霖南征北战,一路升迁,授陆军中将,东北军二十七师师长,成了张作霖最信任的心腹将领。
已将东北收入囊中的张作霖胃口越来越大,东北物产丰饶,他的奉系兵强马壮,大有天下舍我其谁的气势,他己不满足称雄东北一隅,开始放眼关内,意欲问鼎中原。
相比张作霖的桀骜,张作相持重沉稳,他主张先扎根东北,经营实力,再行入关。张作霖对他的保守极为不满,撤去了他的东北军总参谋长一职,率兵急吼吼的入关,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瘦得硌人,第一次直奉大战,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到人家地盘抢地盘,被揍得鼻青脸肿,灰溜溜又出关。
这次奉系入关,张作相虽然不赞成,但还是担任了第一路军总司令,心无旁骛的给兄弟帮场子,虽时不与我,遭到惨败,但张作相的忠心张作霖看在眼里,老哥俩毕竟是老哥俩,加之对其先前的逆耳忠言也有所悔悟,通过这次实战也发现了不少奉军的短板,张作霖痛定思痛,任命张作相为东三省陆军整理处副监,专门负责补充编练奉军,以期再战。
张作相的整训工作大有起色,多年的情义,不二的忠心,厚重的品性,务实的才干让张作霖对他越发器重和信任。
1924年4月,吉林督军孙烈臣病逝,张作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张作相,由其继任吉林省督军并兼东三省保安副司令(张作霖为司令),至此,张作相成了奉系仅次于张作霖的第二号人物,张作霖人称“大帅”,他被尊称为“辅帅“。
同年九月,奉军新组建了六个军,张作相又兼任第四军军长,张作霖第二次率兵入关,第二次直奉大战爆发了。
张作霖入关期间,基本把大后方交给了张作相,张作相也不负所托,在大后方本着“固守关外,将养生息”的宗旨,又是练兵,又是开荒修路,大搞基础建设,铲除鸦片,固养民力,办学兴教,储训人才,建吉林大学,兼任校长。在张作相的努力下,东三省一片兴旺,为张作霖挥师关内,争霸中原解除了后顾之忧,第二次直奉大战,奉军完胜。
张作相虽起自草莽,但宅心仁厚,恂恂然有长者之风。
1925年3月,奉系将领郭松龄趋向进步,在前线倒戈,回师奉天讨张,张作霖被打得措不及防,急令张作相回援,张作相复大败,张作霖几欲下野,后在日本人资助下反败为胜,郭松龄战死,张作霖欲将郭部斩草除根,以解心头之恨,张作相苦苦哀求,以免自伤元气,张作霖方不了了之。
安顿好后院之后,张作霖再次入关,这次局做得很大,1926年春,张作霖与吴佩孚合作,击败冯玉祥,攻入北京,继占南口,张作相与吴俊升等十六名军事巨头联名,通电全国,共推张作霖为“安国军总司令”,“全国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成了北中国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
张作霖的崛起离不开日本人的支持,为此,日本方面以此相要挟,欲在东北修建铁路,张作霖不便拒绝,命张作相前去委蛇,张作相拒不签字,惹怒了日本军方,此时,北伐军直捣幽燕,张作霖仓皇出关,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
东北群龙无首,张学良资历尚浅,难孚众望,东北各界意欲推张作相为首,张作相坚辞不受,辅佐张学良主政东北,并推举张学良接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在张作相的大力支持下,不及三旬的张学良成了东北最高主宰者。
1928年12月29日,张作相与万福麟等东北军将领拥护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布易帜,服从南京政府领导,国民政府从形式上完成了全国统一,这是一件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张作相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九一八”之前,张作相一直是主张固守东北,御边守土,对关内的新军阀混战不感兴趣,对张学良入关助蒋也持反对态度,对此,蒋介石多次派使游说张作相,他也不为之所动。
张学良最终入关,助蒋取得了中原大战的胜利,也赢得了至高的政治和军事利益,但东北军的入关,给东北造成了防御空虚,为“九一八”事变造成了隐患。
张作相身为东北边防军副总司令,在“九一八事变”期间,因父丧不能视职,因事出突然,加之不抵抗政策的影响,东三省很快沦陷。
东北沦陷期间,因张作相在东北军中无与伦比的地位和威望,日本方面多次极力拉拢其出任伪职,但都遭到了他的拒绝,隐居天津,后因生活奢侈不敷日用,经多次交涉,日方方返回部分财产,但并未因此接受日伪要职,日本方面也拿这位东北代表人物没有办法。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稳定东北局势也多次笼络张作相,但张作相年事己高,对政治和军事已毫无兴趣,多不到职,1948年9月,锦州解放,挂职“东北剿共副总司令”的张作相在家中被捕,不久释放,其间拒绝了蒋介石赴台的邀请,于1949年4月病逝,终年六十九岁。